2011年5月的一天,上海,外滩钟楼,指针摆过5点。
曙光初照。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孙中山故居、《新青年》旧址、改革开放后出现的高楼大厦,环列淮海路及其支马路。
淮海路一条弄堂里,87岁的俞葆桢伏案设计一块社区黑板报,内容: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的“一大”至今的历史,和他的家史叠印了。
玻璃板下的照片,是一张去年儿孙们给他和老伴庆祝“钻石婚”时照的全家福。
旧上海
(1941—1949)
俞葆桢是绍兴人,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3年后——1924年。
17岁那年,父亲做工的厂子遭日机轰炸被毁,全家断了生计,父亲一急,眼睛失明。俞葆桢只得带着14岁的妹妹投奔在上海的叔叔。
读过几年书的俞葆桢到和大棉花贸易行当起了“练习生”(学徒),很快得到了赏识,负责每天抄录路透社和华尔街的棉花行情。由于是“洋买卖”,需懂洋文,俞葆桢白天做练习生,晚上就去泰晤士大楼上夜校,英文和日文都学。很快,满口绍兴话的毛头小伙变成了会说不少洋文的精明伙计。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孤岛”不再,上海全面沦陷。
俞葆桢失去了那份工作,辗转找到一家煤炭行做事。军警欺侮、官商压榨,日本人的刺刀让人恐惧……俞葆桢不知道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
1949年5月底的一天晚上,徐家汇的枪炮声响了一夜,19岁的宁波姑娘林月娥紧张得一宿没睡。第二天一大早,给大户人家看孩子的她推开窗户,看到院外街道的两侧,或坐或躺的都是解放军。
半年前,林月娥就听老乡说,共产党解放军快要来了。“盼啊盼,没想到今天一下子就碰到了。”像见了熟人,林月娥大方地招呼他们进来喝口水,一个领头的战士,起身腼腆地摆手谢绝。
那年,林月娥经人介绍,认识了同样盼解放的俞葆桢。
新生活
(1950—1978)
俞葆桢和林月娥的新生活就此展开了。
1950年5月14日,俩人结婚,参加了上海解放后首场青年集体婚礼。婚礼在上海国际饭店举行,由民主人士马公愚主持。
俞葆桢第一次穿上打领结的洋装,牵手林月娥,和其他39对新人一道,接受人们的祝福。
“我谨代表陈毅市长,祝你们白头偕老,为新上海的建设多作贡献!”夫妻俩记得马公愚的浙江口音很浓。那时的上海,刚经历“银元”、“米棉”的考验,百废待兴。“当时号召节约,10人凑一桌,两块钱一客的茶点作喜酒。”
肇州路200弄一间14平方米的旧式弄房,成了新房。里弄成立了居委会,弄堂里的住户就像一家人,俞葆桢感觉很踏实。
1954年的一天,两名干部来到俞家,一番推心置腹地交谈后,俞葆桢很是兴奋。原来,全市开始进行行业公私合营,成立上海市燃料总公司。作为私营企业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员,俞葆桢被吸收进燃料公司工作,并成为转变“身份”人员中学历最高的。一想到自己干的工作,还能为新中国作贡献,俞葆桢既新鲜又激动。虽然由于改革需要,身为业务骨干的俞葆桢,工资却要从之前的一百多块降到四十多块,但他并不觉得吃亏。
俞葆桢负责到各工厂核定用煤量,当时上海用煤极紧,这权力不小,他工作起来一板一眼。
“给公家做事,更不能含糊。”不久,俞葆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林月娥也找到了新的角色。她开始在居委会工作:宣传动员、核定口粮、卫生保洁。林月娥没想到自己没什么文化,还能做这么多事。
她热情助人,积极工作,1961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婚后第二年,夫妻俩有了第一个儿子俞雷良,1954年和1957年,又有了俞国良、俞伟良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