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党员领导干部群体素描: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2011年06月03日 10:3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每年的5月14日,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墓园都汇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大家怀着一个共同心愿:再看看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这一天是焦裕禄逝世纪念日。

  头发向后梳着,更显出面庞的清瘦;脸上挂着微笑,目光深邃;褐色旧毛衣的下摆插在裤腰里,外衣披在肩上;双手叉腰,双腿微曲。这张焦裕禄的著名照片后来被塑成铜像,如今矗立在兰考县城的十字街头。

  在小城兰考,焦裕禄已成为一个标志。塑像、纪念馆、被称为“焦桐”的由他当年亲手植下的泡桐树等等,都成为当地的重要地标。

  这是人民对一个好党员、好干部、好人的深切怀念。

  选择

  每个人都有一个人生的原点,从这里出发,然后不停地遇到岔路口,是往左走还是向右行?一次次不同的选择,便构成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构建了一个人的人生故事。

  那些让人们感动并始终牢记于心的共产党人,恰是在一次次选择中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第一选择,恰是在一次次选择中将自己铸就成一个大写的人。

  1988年,摆在时任山东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孔繁森面前的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山东省在选派援藏干部时,认为孔繁森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西藏工作的经验,准备让他带队。组织上问他有什么困难,他说:“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

  要走了,孔繁森默默地站在年迈多病的老母亲面前,用手轻轻梳理着母亲稀疏的白发,然后贴在老人的耳朵旁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不去不行吗?”年迈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舍不得地问。“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误了不行……”

  想到这也许是和老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无法抑制内心的感情,“扑通”跪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泪水给母亲深深地磕了一个头……

  2000年,时任西藏那曲地委副书记的李清波代表组织找祁爱群谈话,决定派她到海拔更高、条件更艰苦的班戈县工作——任县委组织部部长。

  37岁,人近中年。对祁爱群也许是人生的最后一次选择了。

  班戈县,位于那曲地区西北腹地,平均海拔4747米,比那曲地委所在地那曲镇高200多米。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每上升50米,人体反应就会陡增一倍。疾走几步,也许突然昏倒;一点点情绪波动,都会带来终身疾患。

  这一次,祁爱群迟疑了。这么多年,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妻子、一个不合格的母亲。如今,丈夫老了,女儿大了,自己的鬓角也长出了斑斑白发,怎么可以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呢!她流泪了……

  可是,还没等李清波讲去艰苦地区的重要性,祁爱群揩干眼泪,笑着点了点头。组织的决定,她义不容辞。

  在祖国的版图上,她选择了西藏;在西藏,她选择了那曲;在那曲,她选择了班戈;在班戈,她选择献出生命。

  1988年3月,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任上退休了。一头牛,卸了架,该休息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选择了另一种活法。杨善洲婉言谢绝了组织安排到昆明安家休养的厚意,说服了家人希望他回家团聚的愿望,留下一句滚烫的话:“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

  3月8日,退休后的第三天,杨善洲卷起铺盖,当晚就赶到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第二天,他带领着从各方调集的15个人,雇上18匹马,驮着被褥、锅碗瓢盆、砍刀镢头,一鼓作气上了山。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祁爱群、王瑛、杨善洲……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们舍弃了本可享受的天伦之乐和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但他们选择了远离亲人、条件艰苦、情况复杂、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把满腔的爱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

  真情

  即使当了领导干部,他们还是像一棵永远不会离开大地的大树,枝蔓扬得越高,根往泥土里扎得越深,他们的根系牢牢地扎在人民中间。

  在四川南江,有一群“背二哥”,他们曾是王瑛最放不下的人。

  “背二哥”是大巴山特有的苦力人,终年靠给人背运货物为生,生活艰难。然而,落脚到南江的“背二哥”做梦也没想到,在这里,生存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他们有了自己的宾馆和餐厅。这一切,都与王瑛有关。

  55岁、做了10多年“背二哥”的廖庆和,一直忘不了2004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累了一天的他,像往常一样把头钻进竹篓,蜷缩着身子,下身盖了一条破棉絮,睡在了县城的马路边上。蒙眬中,他感觉有人把棉絮轻轻地往上拉了拉,睁眼望去,是一个戴眼镜的女子。他想是个好心人吧,没说什么,又闭眼睡去。没有想到,一年以后,廖庆和参加县工会组织的农民工培训,竟意外地看到了那个女子,她微笑着走过来给他倒了一杯水。他问旁边的人,这女子是工会的服务员?人家告诉他,那是县纪委的王书记,也是县工会的主席。他一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之后的事情,是他一点一滴体会到的。“背二哥”公寓办起来了,一年四季睡街头的流浪汉晚上终于能在屋子里睡觉了,一人一晚只收5角钱;专供“背二哥”吃饭的餐厅办起来了,一顿饭只要两元钱,有荤有素……

  人民的冷暖疾苦是他们不舍的牵挂。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祁爱群、王瑛、杨善洲……他们深知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道理,他们的心为老百姓快乐而快乐,为老百姓难过而难过。

  在湖南,常常会听到人说:“培民书记是我的好朋友。培民书记像我的好兄长。”说这话的人大都是普通百姓。该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多么平等的关系,才能让他们自信地将一个省委副书记称为自己的朋友? 

  凡是群众写给他的信,郑培民总是坚持自己拆看。下农村,郑培民要到农民家去,掀开锅盖,瞧瞧吃的什么饭;看看猪圈牛栏的家畜,撩开蚊帐摸摸农民床上的被褥。郑培民还爱在农民家吃饭,筷子直奔油辣的农家菜,粗糙的饭食嚼得津津有味。对于郑培民来说,他与普通百姓,压根是长在一起的。

  任长霞曾说,公安,公安,心中只有“公”,人民才能安;警察,警察,前面为什么加“人民”二字?就是让我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警察。上任登封市公安局长3个月后,任长霞制订了局长接待日制度。第一天,任长霞接谈了124位来访者,脸颊都说麻了……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祁爱群、王瑛、杨善洲……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像煤燃烧自己,像火温暖人民。

  正气

  比起普通百姓,领导干部会更多地面对诱惑和考验。在领导岗位上真正做到固守操守、承受考验,比常人更难。

  “考验”二字,力重千钧。

  郑培民的家,曾蒙受了一次小偷的“考验”。两个小偷撬门进入没有装防盗门的郑家,把所有的抽屉全倒出来,连柜子里的衣服全都抖出来捏过了,也没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翻腾到最后,他们只从郑家偷了4000元现钱和两条烟。

  4000元钱,是郑培民女儿出差后尚未归还的公款。

  几个月后,盗窃案告破,小偷的坦白与郑家报案的数字,完全吻合。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老百姓眼里,郑培民就是个在廉政问题上一辈子干干净净、只做好事的人。

  沧海横流,一身正气;公仆本色,风范永存。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祁爱群、王瑛、杨善洲……他们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廉洁奉公上始终坚持“警钟长鸣”,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牛玉儒生前订了许多死板的规矩——家里不接待亲属之外的客人,不允许属下干部到家里谈工作。就是来了,门也不会开。不收受任何人的礼物,并且反复交代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不管是谁,也不管是送什么东西,一律拒绝。

  牛玉儒排行老三,兄妹几个感情笃深。而当最小的妹妹牛宇红的丈夫下了岗,两口子去包头找当市长的哥哥,想让他“帮忙”做点生意时,牛玉儒说:“这种事,三哥帮不了!”

  2002年,一个年轻人拎着礼品找到了祁爱群,要求调离班戈县,到条件较好的地方工作。祁爱群拒绝了他的礼物,诚恳地告诉他:“你在哪里工作要由组织决定安排,我个人无能为力。”

  “是我的礼不够重?还是我的后台不够硬?”正当年轻人反复琢磨时,一件事情彻底打消了他的这种念头——一位县领导的爱人工作表现太差,在年度考核时,祁爱群一点不留情面,给了她一个“不称职”的评价。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

  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祁爱群、王瑛、杨善洲……这些年,这些人,人民从来没有忘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扎根人民 服务人民(短评)

  2011,一个特殊的“七一”将近,一长串名字闪耀在人们心中。

  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祁爱群、王瑛、杨善洲……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诉说着生动感人的故事,都传唱着恒久不变的真情,都展现着万古长存的精神。

  90年岁月如歌,中国共产党人英雄辈出。无数共产党人,或壮怀激烈或默默奉献,献身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他们是党的精神脊梁,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他们的根系牢牢地扎在人民中间,像一棵永远不会离开土地的大树,枝蔓扬得越高,根系扎得越深。他们模范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已经、正在并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投身于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伟大事业中。(李章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