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若有记忆,记得亲,记得痛;国家若有记忆,识来路,知归途。”
“每一幅照片和影像都曾是鲜活的生命。当苦难生长着坚忍,悲怆养育着无畏,英雄和无名英雄如潮涌动。人类公义,国家文明,在长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上漂浮而不沉没,是一个个微弱的个体生命的负重泅渡。当我们沿江回溯着历史,历史也浸润了我们。”
“一位12岁的远征军士兵李乐贝端着枪和盟军战友闯进我们的海报。他若活着已是八旬老人,他依然年少在后世眼中、国家记忆里,这是那个年代的悲伤与传奇,也是我们此时此地铺开来的万众一心与瞬间永恒。”
“一同走过从前,从前索引以后。”
“惟有致敬,惟有前行。”
—————《国家记忆》展 全体筹办者
中缅印战场,一个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显得陌生的词汇,承载着一段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历史。六十多年前,无数中华儿女千里奔袭,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如今,他们中的多数已经离开人世,存世的也已是耄耋老人。那段热血之歌在他们脑海中埋藏多年,如今日渐模糊。
所幸,人们没有忘记,人们一直追寻。近日,广东深圳华侨城创意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展览,静默而有力,名为“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中缅印战场影像展”。在开幕式上,五位抗战老兵的出现,让我们再次沿着他们的足迹,追寻他们最后的荣耀。
每一幅照片和影像都曾是鲜活的生命
2010年,多位中国与美国民间学者自筹经费,赴美国国家档案馆,历时两个多月,整理了数万张图片及超过200多个小时的原始影像记录。“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中缅印战场影像展”展出的所有资料全部来源于此。这批照片大多是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拍摄的,作为记录资料的专设部队,他们在中缅印战区拍摄了海量中国远征军及盟军照片。这批影像,尘封在大洋彼岸六十多年。
每一幅照片和影像都曾是鲜活的生命。当年曾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侥幸从战场上活下来的,如今也已垂垂老矣,他们中有人亲赴展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大家重拾这些不该忘记的记忆。远征军中的老兵梁振奋、黎模慎、王忠诗、宁大年、李丙棠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专程来到开幕式。
6月2日,展览现场迎来深圳福田中学的一群历史老师。郭老师说,作为历史老师,虽然知道中国远征军,但对于具体情形,大家所知甚少。这段历史,不应该被淡忘。老师们一起来看,是想对老兵致上一份敬意,“这些老兵曾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
老兵们更需要的,是认可与尊重
多年来,中缅印战场的抗战老兵一直隐约闪现在人们的视野外。但有一群志愿者,一直在各地寻找着他们。
人称“胖哥”的深圳志愿者李明晖与抗战老兵结缘,是在2005年7月。那天,一位在天桥下乞讨的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老人叫廖云端,85岁,四川大竹人,曾是远征军的一员,如今因身患恶疾来深治病,却没有能力支付医药费。李明晖很同情老人的遭遇,给了老人20元钱。半个小时后,他办完事再次路过天桥,询问了老人的具体住址和电话,并专程前去探访。老人讲述了自己的作战经历,那些细节和地名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无法杜撰的。于是“胖哥”又和朋友凑了2000元钱,资助老人看病。廖云端让“胖哥”意识到,还有这么一群抗战老兵,亟须各界的帮助。于是“胖哥”与云南省保山市统战部取得了联系。2006年春节,“胖哥”和15名网友一起前往保山,开始在全国各地追寻健在老兵。
“胖哥”介绍,全国做这件事的志同道合者,大概有数百人。大部分在四十岁左右,也有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
多年来,志愿者们寻访到的抗战老兵有300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兵们日渐凋零。六年过去了,如今还在人世的老兵只有200多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也日渐模糊。
多数老兵生活困难,志愿者们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资金,资助需要经济帮助的老兵,“钱虽不多,但有了这些钱,老人们就有了生活的补贴,精神的安慰”。
老兵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认可与尊重。
志愿者周坚始终记得那一幕:在腾冲团田乡,陈学良老人,92岁,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说话也很困难。开始的交流几乎无法进行。当周坚询问老人当年的部队番号时,老人坐在门槛上,突然挺起腰,大声报出番号,那是埋藏在心中数十年的光荣喷薄而出。周坚说,那一刻,老人看不见的双眼中,似乎都射出了光芒。
让老人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到尊严和光荣,是志愿者们最大的愿望。在“国家记忆”的展览现场,志愿者们设立了一个义卖摊位,除了书、碟等物,还有一套明信片。对于每个购买明信片的人,志愿者会鼓励他们将明信片寄给老兵们。志愿者庞先生说,老兵们收到明信片,知道还有人惦记着他们,还有人知道他们是“民族英雄”,会开心的。
老兵们都已经时日无多,志愿者们还努力帮助他们,实现最后的愿望,比如回家乡看看,回当年的战场看看,找找旧时同袍……
记者 金璐 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