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京沪高铁建设方回应安全疑问 百年沉降不超5毫米

2011年06月07日 02:06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京沪高铁建设方回应安全疑问百年沉降不超5毫米
今年5月,记者探访济南西站。本报记者 王海欣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从最初的五年工期到实际两年7个月完成铺轨,京沪高铁再改高铁建设速度记录——这个时间,在国外建设高铁时,还不足留给路基自然沉降。

  按照时速380公里的设计要求,京沪高铁线路建成百年内,沉降要控制在5毫米以内。如果超出这个限度,轻者会舒适度降低,重者可能会出现列车脱轨等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一个空前严苛的要求——在工期一再缩短之下,如何保证安全?如果沉降超标,如何补救?

  工期为何不断缩短

  拆迁滞后 运营提前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正式开工。

  不久,中国水电四局有限公司京沪高铁项目部进驻山东大汶河特大桥现场。

  最初,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罗卿按照5年工期,做出了施工方案。但方案还没有报出去,京沪高铁建设的整个工期就改了。

  “改成了4年,我们就照着4年工期再做施工方案。”罗卿记得,最后批复下来的工期是4年。

  这也并非京沪高铁建设的实际工期。

  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京沪高铁全线2010年11月15日铺轨完成;2011年5月11日,京沪高铁进入联调联试试验阶段。

  工期一再缩短的原因何在?铁路内部人士介绍,一方面是拆迁占用时间较多,另一方面是京沪高铁通车的时间不断提前。

  最初,媒体报道称京沪高铁将于2013年开通;此后,铁路人士称“京沪高铁能赶上2012年的春运”;不久,铁路系统传言京沪高铁将在今年国庆节开通运营;直到今年初,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宣布,京沪高铁将在6月底正式开通运营。

  罗卿所在的项目,线下工程的工期也不到3年。

  赶工期下如何完成任务

  “蜂窝”打孔 “桑拿”制墩

  为了赶工期,各种发明“层出不穷”。

  京沪高铁线路经过的大汶河地下是典型的岩溶地区,既有坚硬的石灰岩,又有呈“糖葫芦”状一串串的溶洞。跨大汶河大桥的桥墩,必须建在它们上面。

  建桥墩的施工必须避开汛期。因此,冬天至夏天前是他们施工的黄金时间。罗卿和他的项目部在设计线路东侧修了一条施工用的大坝,坝下安装涵管,让水从涵管下通过。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项目部请了一个专业的钻孔桩队伍,由他们负责在河床下的岩石上打桩,以便建立桥墩。

  钻孔桩队伍带着各式装备进场了。几天后,罗卿到现场一看,工人都走了,连装备也都运走了,“招呼也不打,钱也不要了”。

  项目部又请了两个专业钻孔桩队伍。同样,干几天就撤了。

  罗卿细问才知道,这些专业钻孔桩队伍用他们的方法打孔,直径1.5米的钻孔24小时才打进去两三厘米,“这活儿没法儿干”。

  罗卿所在的公司是干水利工程起家的。现场施工负责人郝长福根据水利施工展开联想,在钻孔桩位置采用更细的钻孔在岩石上先打洞,将岩石打成“蜂窝煤状”,叫做“预钻”。然后,再用较粗的钻机打桩。

  多次试验之后,他们得出了最佳的钻孔直径和钻孔数量,“打洞”效率明显提高。在大汶河特大桥部分桥墩的12根桩基中采用这种方法,施工时间最大缩短553小时,平均缩短309小时。

  此后,“预钻法”施工被评为京沪高铁优秀施工工法,被推广到荆河特大桥和罗而庄特大桥上,平均每根桩缩短196小时。今年初,这一工法获得国家知识版权局发明专利。

  架桥施工有多个环节,一步没完成,后面的都受阻。罗卿说,桥墩架好后,要等待墩身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在上面架梁。一般情况下,这个过程需要4周左右。

  为节省时间,罗卿的队伍想到给桥墩“蒸桑拿”:在墩身四周搭建保温棚,在棚内加热,使其温度提高。

  “通过提高墩身环境温度,加快混凝土水化反应速度,从而提高其强度”,罗卿说,通过这一方法,墩身具备架梁条件的时间从4周缩短为1周。

  如何防止沉降

  人工碾压 以桥为路

  诸多“发明”助力,京沪高铁以超乎寻常的速度竣工。

  与之相伴,超快速度下的安全隐忧也被专家重视。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表示,最大的问题在于高速铁路修了后,它会自然沉降。国外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就是修了这条铁路,放在那儿,经过四年、五年沉降,然后再运行,或者再做一些工作。

  一名长期在铁路施工一线的负责人介绍,国外高铁建设工期差不多要10年,路基做好后,自然沉降至少要两三年。我国高铁建设工期短,没有那么长的时间让路基自然沉降,因此,采用了很多工程措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