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留京与进京的前世今生:解读北京户口有多实惠(2)

2011年06月07日 08:3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四十分之一的进京指标

  “提高在京人员的‘含金量’”

  留京指标放开了,进京指标却在逐年缩减。

  今年5月初,就有媒体报道称:“ 2011年,北京市给予非京生源毕业生进京指标名额为6000个,比去年大幅下降2/3。”

  之后,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又出面澄清:“北京今年将会缩减进京指标,预计将比去年减少1/3以上。全市进京指标会根据各区县上报的需求实行动态调整,最终数量在6月底可确定。”

  小西来到学校所在的海淀区 人社局,该局一位相关人士介绍说,“去年进京指标还有2000多个,今年不到1000个,海归、博士、硕士往下排,根本轮不到本科生了。”

  小西无比庆幸自己的考研决定,“多亏上了个研究生,还能搭上末班车。”

  不过很快,正沉浸在庆幸中的小西被一个坏消息惊呆了:据海淀区人社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2011年,北京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2.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万人,但进京指标将在6000人左右。“将近四十分之一的进京几率。”

  该人士表示:“进京指标之所以缩减一方面是控制在京人员的数量,另一方面是提高在京人员的‘含金量’。”

  “控制数量”已经不是新话题。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而在2010年,根据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而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必须下降到25%,控制外来人口势在必行。

  那么,又如何提高“含金量”呢?

  2010年8月,北京市发布了《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提出到2020年,首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 是成为世界一流的“人才之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2%,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60人,人力资本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人才贡献率达到60%。

  “(人才引进)当然更倾向于高学历人才。”海淀区人社局人士介绍说,最近几年,北京启动了“分流工程”——一边推进“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一边缓解就业压力,缩紧留京政策。

  所谓“千人计划”,是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从2008年开始,中央人才协调小组决定用5到10年时间引进2000名左右的海外高端人才归国从事科研、教学、创新和创业活动。

  目前,“千人计划”已分5批共引进专家1143人。根据归国待遇的规定:“具有中国 国籍的引进人才,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选择在国内任一城市落户。”可是,绝大部分专家都留在了北京。

  据海淀区人社局人士介绍,“‘千人计划’还需要配套家属的留京指标,如配偶、子女等。”

  另外,2009年5月,《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正式颁布。根据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介绍:“在国内从未办过就业分配手续、出国留学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含硕士),学业结束回国两年内可申请北京落户。”

  “那么,其他人的机会自然就少了。”海淀区人社局人士介绍说。

  “2008年,我为了争取留京指标选择了考研。”小西说,“难道我现在要为了进京指标出国留学?”

  “不均不衡”的指标分配

  一边是大量指标被“浪费”,另一边是最需要人才的民企和私企却几乎没有指标

  虽然小西具有申请进京指标的资格,但实际上,申请成功的可能性却很小。

  原因是,进京指标的分配“不均不衡”。

  “进京指标多分配给国企和行政事业单位,其次是高科技单位,最需要人才的非公经济,如民企和私企却几乎没有进京指标,所以指标分配一直‘不均’。”北京海淀区 人社局相关人士说,“‘不衡’指的是各单位都倾向于选择理工类专业的人才,文史类和艺术类专业的人才落户非常难。”

  小西说,学文史类专业的毕业生 想进国企和高科技单位非常难。“这些单位文职类的岗位非常少,流动性极小,几乎不可能进去,进去了单位也未必解决户口,而这些单位又是握有指标最多的。”

  5月7日,北京海淀区人社局在网站上公布了《海淀区关于2011年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引进接收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在指标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指标分配要着重参考招聘单位的纳税额、是否为创新型企业等要素。

  “从纳税额来看,当然国企能拿到的指标最多,占总数的70%左右,个别单位甚至用不完,有的就浪费了,也有的被非法高价倒卖,这不仅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浪费社会资源,还容易滋生权力寻租 和腐败。”该人士介绍说,国企指标多、限制少,甚至还有少量的“引进特殊人才”指标,即没有学历、专业、年龄、岗位等限制的“全自由指标”。

  更荒唐的是,“也有一些国企已面临倒闭或已经倒闭了,但仍登记在册,指标就被拿走公开叫卖了。”

  据介绍,尽管北京市人社局“三令五申”——“一经发现非法倒卖指标行为,立即取消该企业的指标,并给予处罚。”但现实是,“我们没有人力和能力对所有申请指标的企业进行监控 ,也不知道哪些企业已经倒闭或面临倒闭的局面,我们只能按照规定每年定期发放指标。”北京海淀区人社局相关人士表示,对于这种问题他们也感到束手无策。

  还有部分指标落在了高科技单位。2001年,北京市出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办法》,其中规定对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科技单位的进京指标发布没有限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需求,向国家申请进京指标,也不收取任何费用,但一定要提前做计划报批。

  “这是另一个混乱区,”北京海淀区人社局人士表示,“一些人才和企业之间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挂靠,没有事实上的工作关系,而户口、档案 却在‘空转’。”

  相较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则规范了很多。“这些单位有编制的限制,所以空出的岗位、人数都很好统计,再加上都是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所以结果比较透明,避免了‘暗箱’情况。”

  由于指标集中在少数单位手里,那么选择人才的标准也由“少数单位”决定。上述人士介绍说:“国企和高科技单位一般都选择计算机、通信、工程、管理等理工类专业的人才,行政事业单位比较多样化一点,但普遍看来,文史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人才落户是比较少的。”

  小西所在的研究生毕业班中共有23人,其中18人为“非北京生源”,目前确定了工作单位的只有5人,“都是解决户口的。”小西感慨说,“悲喜交加啊!”

  “喜”容易理解,解决了北京户口无疑是好事一桩,省去了不少后顾之忧。但为何又“悲”呢?

  “只有两个同学是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工作不错,待遇也过得去。”小西摇了摇头。

  另外三位同学为了解决户口使出了浑身解数。一个当了大学生村官,“在京郊一个贫困县的街道办事处 ,做宣传工作,月薪1200元,落户时间不定。”还有一个进了某部委的官方网站 ,“在丰台郊区做编辑工作,月薪2000元,至少工作五年才给落户。”最后一个进了密云的一家高科技单位,“做内刊,月薪1800元,工作五年落户。”

  以2010年北京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9073元计算,这三位同学的收入均未过平均线。

  “很多同学都为了落户北京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喜欢的工作,也放弃了最珍贵的青春。”小西说,“如果还能选择,我一定要学理工类专业。”

  北京海淀区人社局人士告诉记者,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里明确写道,“优先解决好符合首都发展需要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落户需求”。

  “那我们学文史类专业的就不符合首都发展需要,不是人才了吗?”小西很困惑,“北京不是全国文化和政治中心吗?不仅需要经济发展吧?”

  “破纪录”的地下交易

  8万~30万的高价“指标”,真伪难辨,后患无穷

  因为进京指标在今年格外的“稀缺”,所以地下交易越发的猖獗和暴利。

  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很多“叫卖”北京户口的帖子频繁出现在校园 BBS和各大网页上。

  “高新技术企业,可为应届毕业生办理北京户口,拿到接收函确认后付款,计算机、通信专业优先,违约金 8万?15万。”看到这一颇令人动心的帖子后,小西立刻致电给这位自称是“北京某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卖家。

  “计算机和通信专业8万,其他理工类专业12万,文史类专业不一定能办成,办成就15万。”

  他介绍说,很多公司每年都有多余指标。“闲着也是浪费,公司就卖了给职工做福利,大头都是上缴公司‘小金库 ’的,我只赚1万。”

  而且,他再三强调,“专业不同价格就不同,理工类专业肯定能办成,一般一周就能办好,最多不超过半个月,可以拿到进京指标接收函后再给钱。”他介绍说:“每年我们都办六七个,从没有失手过,都是办完户口半年内就离职了,甚至有的就没来过公司,纯粹挂靠。”

  他还简单介绍了办理过程: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表、成绩单和四级证书 等相关材料后,公司会出具进京指标接收函,毕业生持接收函到毕业生分配办公室签订个人、学校、接收单位三方协议,然后再拿到留京指标 ,就可以办妥了。

  “不是应届毕业生也没关系,只要学校没有派遣就行,要不你就想办法把档案调回学校去。”他说。

  相比之下,一位自称是国企人士的“要求”就少多了:“应届毕业生:理工类10万、文史类15万、艺术类20万。非应届:理工类20万、文史类30万。”

  当小西表示价格太贵时,他很不屑地说:“非应届在别人那根本办不成,我们是大型国企,有‘引进特殊人才’的指标,而且今年指标少,价格已经‘破纪录’了,越往后越难办,价格会更贵。”

  “很多单位都卖指标,人社局的人也知道,可是查不出来也管不了。”但小西提出是否会被查出的疑虑时,这位“国企人士”打了包票。

  小西告诉记者,上一届的师兄师姐确实有好几个人都靠“买指标”解决了北京户口,但今年价格翻了两番,同学们都很犹豫。“不过这个月肯定会有人买的,因为靠找工作解决户口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所以,“还是‘买’划算,不影响自己的发展,不耽误青春。”小西算了笔账,“如果找个不错的工作,月薪在8000以上的,两三年不就把‘成本’捞回来了?”

  对于“非法交易 ”,北京市海淀区人社局一位相关人士提醒说:“这里面骗子非常多,还有一些黑客或非法交易者能够修改公安局户口登记,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档案手续,这种‘户口’是无效的,甚至会给购买者以后的工作协议和社保带来麻烦。”

  但是,面对越发严峻的“落户形势”,铤而走险者将越来越多。“毕竟只有这一次机会,不是应届毕业生,再办就更难了。”小西边说边记录下所有的“卖家”电话,“我必须解决户口问题,否则以后房子、车子、孩子、养老……后患无穷。”

  已经29岁的小西本打算今年年初买房,年底完婚。可是,随着“限购政策”的出台,小西的婚房成为了泡影。“我男友 才工作两年,三年后才有资格买房,我都32岁了。”小西说,“当初我爸就非要让我找个北京户口的男孩,我没听,这下好,买不了房我爸就更不同意了。”

  “户口意味着安全感,这句话真的很对。”小西颇有感触地说。(实习记者  李妍)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