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的一面看,也许会鼓励孩子更多参与社会生活、关注天下大事,可学习压力这么大,他们就算有这个意愿,又如何能实现?相反,逼孩子们在不熟悉的事情上表态,如果表不好态就可能影响其一生,那么,除了说谎与抄袭,他们还能怎么办?
《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崛起》、《回到原点》、《人和平庸》……今年各省高考作文的题目,堪称多姿多彩,表面上看,颇有多元化的气象,但仔细推敲,又觉蹊跷:一个还没走出校门的孩子,真能分析出“中国崛起”?靠高考那么短的时间,又没有参考资料,真能论证明白“人和平庸”?
这些话题,连大人们也还在探讨不休,孩子们又能论证出什么呢?为什么放着校园生活、青春期困惑、娱乐时代、人际交往这些更切实的话题不讨论,偏要他们去讨论国计民生?这些与孩子们生活相去甚远的大题目,为何一再出现在高考作文中?
因为,高考作为制度设计,它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服务学生,而是仅仅从管理者自身需要出发,总之,只要好判卷、能分出优劣、对各方能有个说法就行,至于孩子们了解不了解,有没有新观点,无关宏旨。
有了这样的氛围,高考必然会渐渐落入套路中,遗憾的是,它的惯性如此巨大,即使取消全国统一高考多年,各省依然不约而同地走上老路,自觉地复制种种弊端。
问题是,这种仅为成绩、绝无实用价值的文章,是不是极大的社会浪费呢?它所鼓励的,究竟是什么?
于是,只好大量背范文,只好反复苦练写正确的废话的技巧,可这样又怎能培养出孩子们的公民意识?又如何让他们领略中文之美?
这样的局面,相信绝非高考作文出题者的初衷,然而,问题出现了,大家也呼吁了,却一直没有明显改观,一些高考出题人本身也有深刻反省,可到他们出题时,依然老调重弹,像这样人人明白却人人无为的困局,在我们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实在应引起我们警觉。
面壁十年图破壁,如果总是讨论一番后便毫无作为,那么,还不如在明年的高考作文中,让孩子们帮我们讨论,这,至少比讨论“中国崛起”实际一点。(蔡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