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共产党宣言》诞生:马克思在比利时的流亡岁月

2011年06月13日 09:29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共产党宣言》诞生:马克思在比利时的流亡岁月
图为“天鹅之家”饭店。何农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以此开篇、影响了世界一百多年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构思、写作完成的。

  近年来,布鲁塞尔一个叫做“记录马克思”的民间组织,定期组织一个叫做“卡尔·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的参观项目。这个用时两个半小时的步行参观路线,从圣·古蒂尔教堂出发,到市中心大广场结束,把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居住过的9栋房子、他时常光顾的公共场所等都串起来,跟随马克思的脚步,形象地讲解这个伟大的思想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布鲁塞尔的渊源。

  1845年,法国政府迫于普鲁士政府的压力,把马克思作为“危险的革命者”从法国驱逐出境。1845年至1848年,马克思作为政治难民居住在布鲁塞尔。1845年3月22日,在签署了“专注于哲学研究、不参加革命活动”的保证书之后,比利时当局发给了马克思一张居留证。这并没有限制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他在哲学上广袤、深邃的思维。来到比利时初期,马克思和他的朋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寻找到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自由、民主”。在布鲁塞尔的大部分时间里,马克思一家的生活极其困窘。他的妻子燕妮·马克思(原名珍妮·冯·威斯特法伦)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了他极大的帮助。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写了3部重要的作品:《哲学的贫困》、《工资劳动与资本》,在被勒令出境离开比利时之前不久,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

  坐落于布鲁塞尔市中心的大广场一角的“天鹅之家”始建于1523年,那时这是个外表为木质、周围是花园的建筑,建筑外装饰一个天鹅雕塑。“天鹅之家”1695年被毁,1698年重建。1720年,这里成为布鲁塞尔肉商的行会公所。现在,建筑的正门上方仍悬有一只白色天鹅,是一家上下多层的高级餐馆,一楼就是马克思当年常来喝咖啡的地方。那时这里是个咖啡馆,楼上是个饭店。“天鹅之家”饭店的经理伊夫·雅多先生向记者介绍说,他们在当年马克思经常坐的座位后面,贴上了一个铜牌,上面写着“Karl Marx(卡尔·马克思)”。饭店外墙上悬挂着一个铭牌,上写:“马克思自1845年2月至1848年3月住在布鲁塞尔。他曾跟德意志工人协会和民主协会一起,在此地欢度1847/1848年的新年之夜。”

  除了这个“天鹅之家”还保留着当年的基本轮廓和用途外,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工作和居住的其他旧址痕迹已面目全非。譬如,他当年住过的一处房子,现在已经被比利时中央银行改造为办公室。

  马克思在比利时的这段流亡生涯,在共产主义组织的理论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的阐述等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来说十分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在这里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无产阶级为了摆脱剥削、战争、苦难和无知,必须革命;必须有一个革命的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为了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必须组织起来。在布鲁塞尔的两年多时间里,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理论和实践,成就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1848年完成《共产党宣言》的写作,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的主要工作成果。这时,欧洲革命形势正风起云涌。

  马克思夫妇来到布鲁塞尔时,带着他们的女儿珍妮。而他们的另外两个孩子,女儿劳拉和儿子埃德加,都出生在布鲁塞尔。由于他的革命工作受到当局的迫害,在布鲁塞尔的三年期间,马克思和家人的生活一直处在极其恶劣的状况中。如果没有恩格斯的财政支持,他们全家几乎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得到了德国共产主义者难民—移民团体的支持。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者联络站,与欧洲其他地区的类似组织建立联系。他们还在这里成立了“德国工人协会”,马克思、恩格斯定期去那里发表演讲。为了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他们甚至用组织游戏等方式使革命宣传活动变得丰富活泼。同时,马克思夜以继日地为一家德国刊物写稿,这使得他一直保持着在德国工人阶级中的影响力。他还与恩格斯创建了“民主协会”,旨在联合所有在比利时的革命民主派,“捍卫人民团结和人类博爱”。马克思、恩格斯还参加了当时在欧洲刚成立起来的“正义者同盟”,并用自己的理论和革命思想,改造了这个深受法国革命家巴倍夫的乌托邦思想影响的组织,使他们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8年3月,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签署命令,马克思又被比利时驱逐出境。

  1848年2月24日,用德文写成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付梓出版,首印近五百册。那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召唤,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记者 何 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