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党史专家称:“自我纠错”是中共重要执政能力

2011年06月27日 08:53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0岁的生日。中国共产党90华诞,理应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盛典:只有伟大的党,才能团结带领伟大的人民不断前进;只有伟大的人民,才能哺育伟大的党不断发展壮大。

  党成立90年的历史,浓缩起来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人民紧紧跟随党不断实现自己利益的奋斗史。无论在革命、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贯穿党一切活动的红线。

  是党,自觉肩负起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受人欺凌到扬眉吐气的伟大变革,人民从此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是党,领导人民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艰苦不懈地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中华民族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自尊、自信和自豪。

  为什么人服务,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什么样的纲领路线,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党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风险、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革命战争年代是如此,夺取全国政权之后尤其如此。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实践的发展,党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认识不断深化、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一不是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没有止境,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期待没有止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就没有止境。

  在90年的奋斗历程特别是6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党忠实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顺应人民的新期待,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赢得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戴。同时要看到,党和人民都在与时俱进,党和人民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迁。

  今天的党,已经是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是一个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与此同时,今天的人民思想观念更丰富,价值取向更多元,权利意识更高涨,利益诉求更纷繁,工作生活的流动性更大,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深。

  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改革开放之前、之初相比,同样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社会面临转型,思想观念激荡,各种矛盾交织,国家和民众融入世界历史进程的速度加快。这三个历史性变量,为党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也提出了紧迫任务和严峻挑战。如何更好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推进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的伟大实践,在建党90周年的新起点上书写为人民服务新篇章,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极端重要的时代课题。

  在新起点上书写为人民服务新篇章,需要深刻把握时代特征,致力于从传统中发展出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的党群关系。在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关系塑造中,党必须也应当居于主动地位,把握实践主动权。党和人民血肉相连,是基于历史真实的历史结论,那么,在历史场景发生了变化的今天,人民对毫不动摇地坚守根本宗旨的党有什么样的新要求、新期待?人民对与自己发生广泛联系的党员干部又有什么样的新要求、新期待?只有做到和人民的脉搏一起跳动,才能使保持发展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重大命题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

  从前,人民对党怀有坚定信仰和深厚感情,是因为那时的人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跟党走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利益,才有光明前途;那么,如何使今天的人民对党从历史认同和情感认同,上升为真实利益代表认同和价值主张认同?至关重要的一条,是要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更系统、完整、坚定地体现公平正义原则,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前提。

  做到这一点,关键要坚持群众路线,更高水平地执行这条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积极回应人民的诉求,真心尊重人民的意愿,以人民的疾苦为疾苦,以人民的幸福为幸福,多做有益于绝大多数人的事,不做只有少数人获利的事,严禁损害人民利益的事。不必讳言,党执政后脱离群众的危险,在一些方面、一些领域并未完全消除。

  比如,“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模式在少数地方依然盛行,人民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不鲜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的挑战,发挥党的创造力无疑十分必要,恢复和发扬党在各个时期形成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同样重要。好传统好作风的生动再现,可以极大地增进人民对党的认知和认同。向一切政党和组织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方法,同样有利于把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好,进一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在新起点上书写为人民服务新篇章,需要深刻把握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心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致力于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水平和能力。当前,社会形势比较复杂,社会事件的关联度高,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仍在发展,直接与非直接利益冲突频发,对党驾驭复杂局面、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样一件事,十个人可能就会有十种看法、十种诉求、十种态度;出台一项政策措施,一百个人可能就会有一百种不尽相同的意见。

  这些变化,用消极的眼光看是不好的,用积极的眼光看则正是时代进步的表现。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化解新矛盾,破解新难题,关键还要靠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本领,为人民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会政策,在出台之前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就能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从源头上消除引发社会矛盾的隐患。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中,更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而不能以“我”为本、“管”字当头。广泛存在的各类社会组织,如果引导得好,同样可以成为党领导的服务人民大格局中的积极力量。

  说到底,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这个普遍真理任何时候都适用、管用,任何时候都不可抛到脑后。只有激发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党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广阔实践中,以自身为人民服务的有限力量唤起人民力量无限的自我服务。党是靠做群众工作起家的。哪里的群众有不平,哪里的群众有困苦,党的组织都应该耳聪目明地洞察实情,党的同志都应该快马加鞭地奔赴现场。

  不可否认,现在有的同志还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屑于做群众工作,对群众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一问三不知,这样下去,服务工作固然做不好,也很难避免盲人骑瞎马的危险。尤其必须注意的是,不善于、不屑于做群众工作,往往容易把人民内部矛盾视为敌我矛盾,甚至动用国家机器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导致矛盾激化和社会局部震荡。

  在新起点上书写为人民服务新篇章,需要以勇于改革的精神,致力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建设好一个有近8000万党员的政党,带领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走向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既要结合自身长期执政实践,深入思考世界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同时要正视并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积极回应人民对党的新期待。

  任何一个长期执政的党,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得人民永久的拥护,都无法逃脱执政权力带来的严峻考验。党的执政权力应当也必须用于为人民服务。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需要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要更有力地推进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的科学化建构实践,否则,权力也不是没有可能被用于只为少数人服务,甚至形成尾大不掉的既得利益集团,导致权力在所有可能被异化的领域实现异化,使源自人民的权力脱离为人民服务的轨道。

  一个政党的执政能力由它的组织系统和全体成员集成,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同样如此。目前,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由于民主集中制得不到很好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有力保障,既存在独断专行的现象,也存在软弱涣散的现象。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既出过“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之类的腐败分子,出过“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群众说话”之类的糊涂虫,出过“领导就得骑马坐轿”之类的时代落伍者,也有被群众批评为“不像个党员”的党员以非先进甚至落后的言行消解党的先进性。坚持和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大任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古人身上是难得一见的境界,对广大共产党人来说,则应是严肃而平凡的情怀。党之所以自觉、自信地担负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使命,正是因为有一代代共产党人不计个人得失荣辱,薪火相传、接力前行,才得以超越生命个体的局限,永葆生机与活力。

  在建党9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党同志都应以身为这组织中的一员而自豪,更应在党为党、居安思危,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共同书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前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历史新篇章。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