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古田6月27电 题:一座百年宗祠的“红色光芒”
记者 詹托荣 孙虹
车入福建西部山区的上杭县古田镇溪背村,“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鲜红大字大老远就映入了眼帘,引着远近而来的游人走进那八个大红字下方一座飞檐翘角的古朴老屋。
历史选择了廖氏宗祠
这就是中国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的会址。会址原为廖氏宗祠,始建于1848年,坐东朝西,砖木结构,有庭院、前后两厅和左右两厢房。1917年,古田第一所小学“和声小学”在此建立。1929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次入闽,把“和声小学”改名为“曙光小学”。
踏进这座百年宗祠,正厅悬挂着的横幅会标、中共党旗和马克思、列宁画像引人注目,主席台上的黑板、方桌和台下的课桌、条凳整齐排放,四根红柱上贴着“反对机会主义”、“反对单纯军事观点”、“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就在此召开,史称“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彪炳史册
站在正厅中,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80多年前的那一幕仿佛就在眼前:大雪纷飞的寒冬,100多名红四军党代表、士兵代表和地方干部代表、妇女代表聚集在这座宗祠里,在熊熊燃烧的柴火旁,选举产生了毛泽东任书记的红四军前敌委员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从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建军纲领。
“据老同志的回忆,当时开会是深冬季节,古田山区下了很大的雪,现在地面上还有十来处当年开会烤火的痕迹。”古田会议纪念馆陈列宣传科副科长黄彩清,指着正厅三合土地板上残留的烫黑印痕对记者说。
柴火驱散了寒意,而古田会议决议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建设的经验教训,批评、纠正了党内军内滋长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主观主义等错误思想,提出要从思想上建党和保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决议犹如不熄的圣火,照耀着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征程。
历史选择了古田,历史选择了廖氏宗祠。古田会议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陈杭芹说,古田会议在此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的崭新一页,开启了中国革命“成功从这里开始,胜利从这里开始”的光辉起点。
民众蜂拥瞻仰会址
宗祠正厅右侧厢房的第一间,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盏煤油灯是全部的家当。房门边挂着的一块小木牌,告诉了每一个到此的游人,这里就是毛泽东的办公室:会议期间,毛泽东在这里批阅文件,找代表谈话,指导会议顺利进行。
让记者备感意外和感动的是,就在毛泽东同志办公室的那张桌子上,整整齐齐并排放着三根香烟。黄彩清说:“毛主席生前爱抽烟,游客在这里放香烟,是缅怀毛主席的一种表达方式。”
无独有偶,在古田另一处毛泽东旧居的卧室里,记者又看到了一支鲜菊花放在桌子上。三、四朵依然绽放的菊花,几片依然鲜绿绿的叶子,显见菊花放在这里的时间并不会太长。黄彩清说,游客在这里向毛主席敬烟、献花的事,很常见。
宗祠外左前方有一口水井,井旁有个小池塘,池塘里长有中午开花的“午时莲”,故名“莲花池”。据说,当年古田会议期间,毛泽东经常在莲花池边散步、休息。
莲花池成为了毛泽东的一个记忆。黄彩清透露这样一个细节:1960年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看到古田会议会址的模型,一眼就看出模型不完整,漏掉了会址前面的“莲花池”。原来,在古田会议后不久,当地村民在池塘上填土种水稻。而得知毛主席在“寻找”池塘后,当地村民便进行清理,恢复池塘原状,并种上午时莲,直到现在。
宗祠前,绵延着绿浪翻滚的畦畦稻田,几口荷叶挨挨挤挤的水塘,还有一片黄灿灿的向日葵。刚刚从宗祠里出来的一拨拨游客,纷纷站在稻田边、荷塘前或向日葵花间,取身后的古田会议会址为背景,拍照留念,留存一份景仰,珍藏一份记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