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纪委书记覃俊因鼻腔大出血进入市工人医院急救。经过抢救和治疗后覃俊出院。近日,柳州市委决定,对工人医院和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予以通报表扬,并奖励医院40万元。(6月26日《现代快报》)
一条很抓人眼球的新闻,也是一条令人很困惑的新闻:抢救英雄覃俊有功,柳州市市委常委会决定奖励医院40万元,如此重奖,会引发怎样的连锁效应和民意回应?在这条新闻的评论部分,我看到了很多网民的“板砖”:“实在是可笑,就因为救的是官员,这本来就是医院的责任,怎么要奖励呢?”、“这40万是谁的,是纳税人的钱,还是私人的,如果抢救一个普通人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强大的阵容?”、“如果他是农民工呢?如果是老百姓会这样做吗?”……
网友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救死扶伤,本应是医院的天职——配备最强的核心技术力量,最优秀的医护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救死扶伤精神,竭尽全力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出色完成救治任务,是任何一个患者都应该享受的待遇,但在这篇新闻里,因为抢救了一名县委干部,却引发了不小的涟漪,着实令人深思。
应该看到,在这些民意的背后,是人们多年来对“看病贵”、“看病难”等民瘼积淀的一种反应。看不起病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心头之痛。更有无钱治病者,奄奄一息甚至挥刀自残。而为抢救一名干部,医院“先后组织了10次院内会诊,4次区内外会诊,共有130人次专家参加了会诊,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任务”,令人在羡慕之余,联想到自己的命运而横生嫉妒和非议,也是在所难免。
所以,我要问的是,如果是医院成功抢救一名生命垂危的流浪者,还会奖励给医院多少奖金吗?人的生命当然是最宝贵的,但人的生命也是平等的。抢救县纪委书记有功获奖40万,实在是一个令人纠结的先例——当救死扶伤自觉或不自觉地和官阶、奖金挂钩时,本应人人平等的医疗权,会令普通百姓有一种苍凉的感受。(吴杭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