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解读中共“创新密码”:两次飞跃反映政治智慧

2011年07月01日 09:3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史上,能称得上“历史性飞跃”的重大理论创新,有两次——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革命时期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回答了“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这一根本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新中国并迈入社会主义。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改革时期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如何实现?有何“创新密码”?“七一”前夕,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续添和中央党校教授张荣臣。

  从何而来——

  先进政党 政治智慧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政党。90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引领中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前所未有的道路。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有何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因由?

  王续添:两次飞跃和两大成果,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也集中体现和代表了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予以分析:

  其一,一定历史时代民族、国家、社会和大众最大最高和总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这种需求,可谓政党理论创新最基本的背景和条件。

  其二,进一步来说,民族、国家、社会和大众出现危机,甚至是生存的危机,以及如何化解危机,也是一个政党理论创新过程的关键节点。从危机走向新的生机的过程,往往就是产生和展现高超政治智慧的过程。

  其三,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从一定意义上讲,反面的实践也具有“试错”意义。而如何处理和总结过去,尤其是善处过去,从一定意义上说,更是理论创新不可或缺的过程和条件。90年中,中国共产党先后形成了1945年和1981年的两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妥善地处理了历史问题,总结了历史经验,对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具有特别的价值。

  其四,从两大理论创新的主体上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和特征使然。作为阶级性和人民性统一、精英性和大众性结合的使命型政党,对来自社会和民众的呼声和要求,反应一向具有高敏感度。这恰恰是其理论创新的一个主要动力机制。

  如何而生——

  把握国情 顺应时代

  纵观两次飞跃,那些经过时光检验的论断振聋发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深深扎根中国的土壤?

  张荣臣:这两次历史性飞跃,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解决“站起来”的问题,让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实现民族独立;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主要最关键的,是解决“富起来”的问题,让中国人民共同富裕、走向小康,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不同阶段不同国情,不同国情不同问题,不同问题不同需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在解决不同时期中国问题的过程中生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创造出新的有质的飞跃的理论体系。

  王续添:这两次理论创新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理论和实践紧密互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和大众的紧密互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以现在为基础,融汇历史,面向未来;民族的表达形式,汲取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元素,凸显了中国文化的特点等。

  往何而去——

  迎接挑战 放眼未来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必将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何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张荣臣: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么强调理论创新。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包括执政,每走一步都是新的东西,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苏联共产党当年闹革命,搞的是城市武装暴动,这条路中国走不通,只能以农村包围城市。这就是创新。我们党已经实现了两个根本性转变: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些既集中反映了党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对执政党建设提出了许多崭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应对这些挑战,要立足当前、注重长远、放眼未来,不断创新。

  王续添:客观上,到本世纪中叶未来的几十年,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岁月。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民众对未来的期待,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等,摆在作为中国社会中心和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面前还有许多挑战和难题。迎接这些挑战,解决这些难题,就决定了这一理论体系会有新的发展和增量。

  主观上,中国共产党的自觉和自省以及创新意识,也是这个理论体系未来发展关键变量。只要能承继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关注现实,关注民生,放眼未来,放眼世界,善于学习和总结,力戒空疏和自满,就会使其有新的甚至更大的发展。

  90年党史,既是一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创新史”。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记者 吴兢)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