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墨脱宗
受挫的记忆
帮辛是一个建在半山腰的村庄,农田、树林中隐藏着一幢幢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的吊脚木楼。工作组成员跋山涉水、走过一条条羊肠小道,看到这幅情景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在帮辛借住下后,新的问题出现了:工作组从波密带来的大米、糌粑、酥油吃一个月都困难。连有祥召开了进驻珞渝的第一次会议,传达了分工委对他们开展珞渝工作的指示:一、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二、大力宣传伟大祖国、党的民族政策及“十七条协议”;三、开荒生产,力求粮食蔬菜自给。
虽然工作组带着银元,可帮辛耕地很少,加之粗放的耕作方式,群众生活本来就苦。若从当地购买粮食,就会加重群众负担。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开荒生产,确保粮食自给。经过帮辛村头人的同意,他们在村后山坡上的几块轮休地开荒生产。这期间,工作组成员给群众看病,帮群众发展生产,逐渐消除了群众的疑虑。
时间一天天过去,正当连有祥准备在帮辛扩大战果时,波密分工委向珞渝工作组增加了力量,并要求他们尽快确定珞渝工作组大本营,迅速站稳脚跟。就这样,工作组由最初的8人,增加到19人。
工作组成员谁也没有到过珞渝,对这里的道路、环境不熟。进驻帮辛的当天,连有祥便发现,这里虽是倾多宗帮辛区的中心,但交通不便,人口居住分散,将大本营设在这样一个狭长地带,显然是不太可能的。经商议,工作组留下了丁培萱、王生两人在帮辛开展工作。
第二天,连有祥带着其他工作组成员,沿雅鲁藏布江而下,向墨脱宗进发。连有祥意识到,19人的工作组要想站稳脚跟,首要任务是解决吃饭问题,选择一块比较开阔的土地开荒生产,确保粮食自给,他首先想到了墨脱宗。他曾两次同宗本阿旺群顿见面,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将大本营设在墨脱宗。
当时,西藏噶厦政府把墨脱宗一分为三,给这里的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群众制造了许多矛盾,相互猜忌,械斗时有发生。连有祥回忆说:“我们到达珞渝时,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帮辛村人将物资背运到卡布时,再往前走就意味着违规,他们送到这里后,就主动返回了。”在卡布村头人派出的向导的帮助下,他们往墨脱宗赶路。到达墨脱时,宗本阿旺群顿带着手下人员迎接,并安顿他们住下。
在墨脱宗政府,组织几个措本开会时,连有祥除了宣传“十七条协议”外,还提出同他们一块确定珞渝工作组大本营。可他话没讲完,阿旺群顿就带头叫起苦来:“我们这里人多地少,养活你们四五个人还可以,但要保证你们十多个人的生活就非常困难。”并急不可耐地说,“我建议你们把大本营定在金珠宗,那里虽然不出产大米,但地势开阔,有很多可供开垦的土地,养活几十个人都不成问题。”阿旺群顿刚讲完,几个措本也跟着叫起苦来。
连有祥当时不是十分明白,墨脱宗本心里有个“小九九”,那就是金珠不属墨脱宗管辖,把工作组支配到那里,就不会影响他的利益。一连三天会,墨脱宗政府的人都叫苦不迭,连有祥只好说:“我明天继续沿江往前走,看有没有可供开荒的土地。”连有祥沿雅鲁藏布江而下,到达了离“麦克马洪线”不远的背崩,也没有发现一块可供20人开垦的土地。
他们离开墨脱宗时,在墨脱宗、帮辛区、金珠宗的中心联系点卡布村,留下了藏语水平好、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吴义成开展工作。
④金珠宗
顽强的记忆
金珠宗(今墨脱北部格当一带)紧靠波密地区,地处珞渝的最北端。连有祥带着珞渝工作组成员拜访了金珠宗头人,跑遍了金珠宗所有的村庄,最终将大本营安扎在了格当附近的布隆村。这里地处一片缓坡,海拔虽高些,但可开垦的荒地多,只要迅速组织大家开荒生产,第二年的粮食自给就不成问题。
他们一边开展群众工作,一边开荒生产。由此,珞渝工作组基本形成了帮辛、卡布、金珠三点一线的工作格局。
转眼到了秋天,正当连有祥想向上级汇报进点情况时,金珠拉山开始大雪封山。工作组连电台都没有,同外界的联络彻底中断,直至第二年雪融。
这时,连有祥组织大家抓紧开荒生产。工具匮乏,组员徐正忠就按照家乡山东犁子的式样画了个草图,到山上找适合的树做成犁,每天两人驾驭两匹马能开四五亩荒地。找不到铁质犁头,他就把青冈树削尖了来代替。可犁不了几下,“犁头”就断了。经过向当地群众请教,方知将青冈木用火烤后会变得异常坚硬。按照这个办法,制作了“犁头”,非常管用。
连有祥组织大家搭建伙房、马牛圈时,因对当地称为“晒欣”的漆树缺乏了解,有4人砍树后相继中毒,其中一个战士两腿、面部肿得很厉害,腮帮比鼻子还高,直流黄水。当时药物缺乏,只能用很少的一点硫酸镁来清洗患处,过了很久才痊愈。
工作组带的粮食很快就吃完了,在当地买粮很困难。连有祥带着大家,学着当地群众,将芭蕉树砍了剥皮,将里面的瓤子弄烂晒干磨成面后,同野菜、豌豆面混在一起煮成糊糊吃。这种糊糊又苦又涩,比吃中药还难受,吃多了,连拉大便都困难。
开荒种地结束后,大家紧接着搭建生活用的木板房。可到森林里伐木时,没想到遭遇野蜂的袭击,有的同志被蜇得脸肿脖粗,手脚变紫,可大家照常上工劳动。这期间,帮辛、卡布点的工作组成员也同样开荒生产。
1953年5月,连有祥发现随拉山南面向阳处积雪少,爬上山没问题。山背面背阴积雪厚,可以滑下去。为了早日向上级汇报情况,他带上防寒皮具和充足食物,在3名经验丰富的向导的带领下,冒险向随拉山挺进。
大雪封山后,珞渝环境之恶劣,日用品之缺乏完全出乎想象,头发长了没有剪刀理,衣服破了没法缝,牙膏用完了找不到替代品。当连有祥出现在苗丕一的办公室时,穿着破了几个洞的裤子、头发长得能梳一条长辫子的连有祥差点让苗丕一没认出来。在与苗丕一的谈话中,连有祥得知,分工委曾派人带领牦牛队爬金珠拉山,试图同他们取得联系,可因雪太厚没能成功。
听了连有祥的汇报,苗丕一发报给西藏工委并中央军委:“珞渝工作组胜利完成任务,站稳脚跟。”连有祥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旧激动地说:“分工委专门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珞渝工作组的情况,对我来说是无上光荣。我当时感动得流下了泪。第二天正好开分工委党代会,我向代表们汇报了工作组的情况,代表们对我报以热烈的掌声。”
“会议快要结束时,苗丕一书记亲自宣读了西藏工委发来的电报,传达了中央对珞渝工作组的慰勉电报,称我们是‘获得了当地人民的热爱,提高了解放军的威信,为今后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在这次会上,分工委还特地表彰了珞渝工作组的成员。”连有祥继续说。
当年夏秋,是珞渝地区少有的丰收年。工作组种的庄稼也喜获丰收,蔬菜自给有余,人均收粮583斤,大大超过了西藏工委规定的161斤,不仅解决了工作组全年的粮食供应,还把剩余的粮食贷给了群众。布隆大本营更是获得了大丰收,他们将部分粮食无息贷给了缺粮群众,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秋收结束后,金珠、帮辛、卡布的群众按照传统习惯,举行了庆丰收仪式。丁培萱、王生等工作组成员被群众围在中间,相互敬酒交谈。徐正忠作为生产能手,因在开荒中贡献大,两次获二等功。连有祥深有感触地回忆说:“那里还适合种玉米、黄豆,也获得了高产。若按人头算,可以吃上一年半。有的吃,就能站稳脚跟!” 本报记者 王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