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支部队,因支援和参与西藏电力建设,诞生、成长在雪域高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雪山为伴,以江河为伍,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拦河筑坝,书写高原水电建设传奇,被230万藏族同胞称为“雪域高原光明使者”。
这就是被誉为“世界屋脊水电铁军”的武警水电三总队。
20年交付18座水电站
6月17日10时30分,随着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宣布老虎嘴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由武警水电第三总队参建的藏中电网骨干电源之一、位于林芝地区的老虎嘴水电站厂区锣鼓喧天、鞭炮轰鸣,藏族同胞身着盛装,跳起欢快的锅庄舞,庆祝投产发电。
据武警水电三总队政委翟从福介绍,这是该总队扎根高原20年来为西藏人民交付的第18座水电站,也是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武警水电三总队进藏20年来,在西藏四大山系、五大水系、七大行政区,300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先后参加了羊湖、查龙、满拉、沃卡、普兰等23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国家投资65亿元,累计完成装机总容量为47.684万千瓦,占西藏解放以来全区水电装机总容量的75.39%,承建的西藏那曲、查龙、普兰和狮泉河水电站彻底改写了西藏那曲、阿里两个地区和普兰、仲巴、札达3个县有水无电的历史,在雪域高原播撒下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雄狮劲旅诞生西藏
被称为“世界第三级”、“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矗立着50多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山,1500多座大小湖泊散落其间,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水利资源。由于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和交通不便等原因,使得这块占祖国版图1/8、面积122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长期以来处于封闭和落后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28个无电县中西藏就占了21个,整个自治区有2/3的县为“无电区”,甚至连自治区首府拉萨也天天处于拉闸限电的状态,能源的短缺成了制约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在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郑重承诺:把建设羊湖电站作为一份礼物,献给西藏人民。
1985年8月2日,武警水电部队从全国各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抽调精兵强将,千里挺进雪域高原。一场为西藏人民送光明的战斗在地球第三极打响了。
在羊湖电站施工过程中的1991年5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批复,将参加羊卓雍湖(羊湖)电站建设的武警水电工程指挥所,改建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三总队。
从此,在西藏122万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上,诞生了一支建设电站、造福西藏人民的雄狮劲旅。
高原水电施工创神话
羊湖电站的施工作业区大部分在海拔4400米的岗巴拉山上,这里的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人即使躺着不动,其体力消耗也相当于在内地负重20公斤,而参战官兵每天要开展高强度的施工作业。高寒缺氧给生命带来无情摧残,参战官兵不同程度地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疼、呕吐、流鼻血、口唇干裂等高山反应,甚至患上肺水肿、脑水肿……
羊湖电站引水隧洞是整个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施工条件最恶劣的工程之一。长达6公里的引水隧洞要穿越海拔近6000米的甘巴拉山。这里氧气稀薄,在距离洞口200米的隧洞内,打火机因缺氧而打不着火。
1998年8月18日,经过5年的艰苦奋战,总装机容量11.25万千瓦、年发电量8409万千瓦时的羊湖电站竣工。水电官兵创造了建设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羊湖电站的神话,从此,拉萨从“日光城”变成了“不夜城”。 武警水电三总队为此获得“世界屋脊水电铁军”的荣誉称号。
1999年3月,阿里普兰电站兴建,西藏少了一个无电县;
2001年8月,满拉水利枢纽工程移交给西藏人民,为“西藏粮仓”日喀则提供了不竭动力;
2004年5月,昌都金河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藏东缺电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2006年9月,阿里狮泉河首台机组发电,解决了当地照明难题;
2007年5月,西藏最大能源基地直孔水电站并网发电;
……
20年来,官兵们在雪域高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陈劲松 刘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