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 中国财政部8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2010年,中央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决算支出94.7亿元人民币。
中央部门包括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去年94.7亿元的支出中,含因公出国(境)经费17.73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61.69亿元,公务接待费15.28亿元。
根据财政部数据,2011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94.28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19.9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59.19亿元,公务接待费15.19亿元。
与2010年决算数相比,2011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减少0.42亿元。其中,由于外交活动和国际交流增加,因公出国(境)经费比上年有所增加;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比上年减少。
今年以来,中国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中央部门在今年6月底前将本级“三公经费”向社会公开。7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大力推进预算决算公开,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特别是对“三公经费”支出等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内容要公开得更详细。
但在众多中央部门中,唯有科技部在6月30日大限日前向公众晒出“三公”账本。截至目前,近百家中央部门中,公布“三公经费”的也仅有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和新华社等几家。
对于中央部门拒不公布“三公经费”或者公布时语焉不详、数据不全,坊间反弹强烈。有民众表示,“三公”经费公开拖拖拉拉、遮遮掩掩,“实在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相悖”。
此间有分析认为,之所以各部门迟迟不予公布“三公经费”,与缺乏问责机制有关。应对各部门的拖延战术,最有效的办法或是制定明确的细节公开标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建议,财政部应当公布一个统一的格式,要求具体公开的范围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