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审计署公布“三公经费”获赞 网友吁制定规范模板

2011年07月12日 15:54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学习审计署好榜样

  昨天(11日),审计署公布去年“三公经费”预决算和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简明的三行表格和千字左右的说明,让普通人很容易就算出了以下数据:去年一年,审计署因公出国花费617万元,平均每人次近1.68万元;车辆运行费1114.65万元,平均每辆车5.41万元……

  在已经公布“三公经费”的8个部门中,这是内容最详细易懂的一份,于是,公众态度迅速跟上:“审计署养车每辆5.41万元,短评:比我贵。” “应该说是最透明的‘三公’公布,相对还满意。”

  而一个多月之前,面对近90个中央部门和一批地方政府公开的财政预算,人们脸上的表情还是一片茫然:想知道的看不到,看得到的不明白。

  我要的问题没答案

  “公务员的工资津贴能和水电费分开列吗?”

  在审计署昨天公布的“三公经费”预决算中写明,去年全年更新购置车辆共有4辆:“轿车2辆(每辆25万元)、小型客车1辆(每辆27万元)、越野车1辆(每辆38万元)。”车价合不合适?围观群众意见不一,但是能让大家形成自己的意见,审计署“立功”了。因为此前,大量政府部门公开的财政预算,让围观群众根本无话可说。今年5月下旬,财政部官方消息称,今年中央部门的预算公开进步不小,不仅公开部门的数量增加、时间提前,公开内容也更加细化。

  记者在查阅这些预算时,的确看到了这些进步;不过,它们还远不是人们想要看到的政府“账本”。无论是最为详尽的环保部预算,还是极其简单的计生委预算,弄懂它们都是一种“考验”,受访者嘴里经常蹦出“猜”、“估摸”这样的词语。

  周鑫(28岁,网站编辑,本科学历,关注点:中央财政预算):

  (中央财政预算)里面都是宏观的数,就是教育支出多少亿、国防支出多少亿……我觉得对普通人意义不大,比如在收入预算那张表里,有超过1300亿的“其他收入”,是非税收入的大头,我猜是指另外附表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之类,但是就没写清楚。

  最好的倒是预算说明,里面把今年的数据和去年作比较,然后解释变化的原因,比如今年人大事务预算数比去年执行数多了2.14亿元,增长24.5%;说明里就解释了原因:“主要是人民大会堂维修改造支出增加”。

  徐女士(34岁,在一家NGO工作,硕士学历,关注点:国家人口计生委预算):

  我很想知道计生委的人力成本是多少,但是根本看不到。它们的预算公开只有一页,很简单的两个表;跟人力成本能搭上关系的就一栏,叫“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预算说明里说人员经费在“基本支出”里,但是水电费也在这里面呢,就不能分开写清楚吗?而且,预算里也应该包括这个单位有多少人吧?不知道对预算要包括哪些内容有没有规定,现在国内的一些NGO(非政府组织)公开的财务内容已经细化到一顿盒饭、一张车票了。

  王岩(22岁,研究生在读,关注点:环境保护部预算):

  我看了环保部的预算,挺细,十多张Excel表,有具体的项目。但说实话,可能是我水平有限,都不知道该看哪儿。光支出表就有好几张,一张表里会有十几个完全相同的项目;后来我研究了一下,似乎是得按照每一项前面的编号几张表对照着找,考验人啊!

  [批注]

  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不仅公开预算的内容繁简悬殊,连格式也不尽相同:中央政府预算和工信部、计生委等部门的预算是网页版;审计署、农业部、国土部等部门的预算是需要下载浏览的Excel表格;陕西省民政厅等地方政府部门的预算,则只是简单的word文档格式。

  我们看不懂简单的收支表?

  “往数额巨大的科目里塞进不规范支出很容易”

  今年4月,科技部成为第一个公开“三公”经费预算的部门,但这个公开只有一句话和一个数字:“三项经费预算4018.72万元”。和此前多家部门公开的财政预算一样,公开,让民众叫好,但是看不明白的内容却让人们困惑。我们知道今年科技部准备在“三公”上花掉四千万,可这四千万都打算怎么花呢?

  在采访中,不管是坚持用记账软件给自己一家五口记了近三年收支账的家庭主妇,还是每天盯着股票一页一页翻上市公司财报的炒股达人,对于今年公开的政府部门预算,都难有清晰的判断。为什么我们“看不懂”这些阿拉伯数字呢?

  岑锐(化名,任职于某私募基金,曾在著名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

  对普通人来说看懂预算不是件难事,关键是要披露足够的信息。我看了三份预算,如果只是摆这么几张表出来意义不大。要让外界能够解读政府的这些财政预算和支出的信息,至少还应该包括以下一些信息:

  一、核算的口径和标准。政府和企业使用的会计准则和核算口径不同,所以能看懂企业的财报不等于能弄明白政府的预算内容。

  二、各个科目的具体核算准则和各个科目的明细。比如国资委预算表的支出项目中有“国有资产监管支出”和“其他国有资产监管支出”这两项,数额都较大。如果不披露具体的明细的话,公众就无从了解这些支出的具体内容,也就使公开财政预算这件事情失去了意义,因为要往这些数额巨大的科目里塞进去一些不规范的支出是很容易的事情。

  王文雅(外企财务总监):

  企业里也有“其他”的项目,比如:“其他应收款”、“其他业务收入/支出”等,但是通常在进行审计时,对于金额比较大、模糊不清的“其他”,会比较留意。一般来说应该有比较详尽的二级预算,企业对外发布报表时,是没有义务对外发布的;政府部门有没有义务对外发表,就要看审计署的意见了。

  [批注]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今年预算公开的范围和深度进一步加大。但大多数被认为“不适宜”公开的预算条目仍隐藏在名为“其他支出”的大类里,其中包括政府人员工资以及行政成本等。知情人士称,近几年一些地方政府的“其他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比重非常高,达30%甚至40%。

  我们希望看到的预算公开

  “审计署能不能出一个专业、规范的模板?”

  每一个被预算“考”住的人,心里都画着问号。他们希望预算的格式更规范简明,预算的内容更充分翔实,政府部门的大账本也能尽量像自己家里的小账本一样,不作假,没门槛,全家人看了都清楚。

  审计署公开的“三公”经费预决算表和财政预算表都表明,做到这一点不是不可能。有受访者直言:是不是可以由审计署出一个专业、规范的模板?

  周鑫:我觉得政府部门的预算最好有一个专门的网站。今年公开的中央政府预算可以是这个网站的首页,每一个类目都可以点开一个二级页面。

  徐女士:修一把椅子的钱都能晒明白的理想状态,恐怕很难。目前来说,我希望政府部门的预算能把用于公共服务的钱和自己的人力成本分别列出来,而且在预算说明里把自己这个单位有多少在编的员工、工资福利标准写清楚。

  另外,我想是不是审计署可以出一个专业规范的预算形式,其他部门都按照这个形式来公布,既方便政府部门也方便我们看。

  吴君亮(深圳君亮投资公司CEO,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

  预算公开当然是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格式才好,但更希望在统一格式的同时不要把人民的充分知情权给裁剪小了。

  我觉得这方面可以跟香港学习,在他们的部门预算里,一个部门里有多少在编人员,其中领导职位是多少、职员是多少,以及相对应的工资、津贴、社保缴纳是多少,都清晰明了,就像一本家里的账,基本上一目了然。比如,今年环保部的预算里讲,它有行政编制314人,事业单位实有财政补助人员1314名等;那么,这些分类的人员各自的基本支出是多少并没有介绍,而是给了一个笼统的数字,民众就不明白行政编制的这314人究竟需要多少基本支出,纳税人究竟要为一个政府行政人员平均付出多少基本支出也就无从而知了。

  [批注]

  今年,国土资源部除了公开收支表之外,还把主要收支数据制作了彩色饼图公布在了官方网站上,这种化繁为简的做法有助于人们更直观地了解财政预算。

  [较真]

  该晒啥样账本

  受访人:吴君亮

  (深圳君亮投资公司CEO,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

  吴君亮和他的团队曾经历时一年多反复提交信息公开申请,促成广州市财政局首开全国先河,在网上公开了广州市114个部门的预算,被媒体称为“中国申请预算公开第一人”。在他看来,普通人看不懂预算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公开预算的格式有问题。

  政府目前编制预算是同时采用两种方法,编了两个账本,一个账本是按功能支出编制的,也可叫功能支出账本,大致就是我们目前看到中央各部门公开的这个样子。

  所谓功能支出,它是按各个政府部门内部的各个功能来归类支出的。比如一个部门内部的工作可能会涉及若干个方面,比如外交(不一定就是外交部)、保障就业、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功能。这样编成的账本只是告诉你钱用在了哪些方面了而已,但它并没有在细节上告诉你这些钱是如何花的。

  政府还有另一本账,是按经济支出分类来编制的,也可以叫经济支出账本。如果政府公开了按经济支出分类编制的预算账本,民众就会对预算中有多少是基本工资,有多少是津贴补助,有多少是社保缴费、水电、电话、出差、房租、开会、培训等几十款具体支出了解得相当清楚。

  比如我们所说的“三公”消费在经济分类的账本里科目就是清楚开列的,它们分别是经济支出账本中的:

  (一) 302类第12款:因公出国(境)费用;

  (二) 302类第17款:公务接待费;

  (三) 302类第31款: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在309类第13款和310类第13款中的公务用车购置费。

  这个账本已经编制得相当成熟了,但财政部目前没有让各个部门公开给大家。我们也不知道财政部的困难在哪里,为此我们也给财政部写过信,目前还没有回音。所以,看不懂预算不是专业能力不能力的问题,是一本该拿出来的账本没有拿出来。(张棻 宋溪)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