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连日来媒体报道,陆续又有几个部门亮出了“三公经费”数据。截至18日,向全国人大报送预算的98个中央部门中,已经有35个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
公众在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对公布数据的,少不了一番点评;而对未公布数据的,公众更是睁大眼睛在等待。人们期待这次行动能推动“三公”经费的规范化。
实事求是地说,此次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或者说,与公众期待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譬如数字笼统,内容需要细化,让人看不懂。综观多个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账单,有的部门虽然公布了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但在科目名称中找不到公务接待等三项经费,因此无法看出“三公经费”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譬如大多数部门的账目没有公开“平均数”。统计专家叶青表示,公车、出国、接待三项费用都应该有人均数,总经费也有个人均数,这四个指标才是横向比较各个部门的利器;再譬如有些费用支出过高,如公车运行。
公众提出质疑的地方,显然是今后“三公”经费公开所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此,我们应少一些矫情的骂声,而多一些理性的建议。
作为初次公开,出现“良莠不齐”的公开结果,其实在情理之中。与过去相比,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而在缺乏有效制度规范的前提下,这种公开本身就注定是一种有限的公开。正如有评论指出的,“公开三公经费的目的是为了挤干政府部门的消费水分、发现消费漏洞、改掉不良消费习惯,在民主监督下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公帑的良好作风,逐步使三公经费回到合理水平”。如果舆论缺乏应有的理性,一哄而上进行道德围攻,很容易导致相关部门在报表和账目的“好看”上多做“文章”,而失去了基本的真实性。
事实上,此次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也不乏亮点。科技部公开的“先行一步”,审计署的“精细数据”,农业部的“人均项目”,都可圈可点,应该给予掌声。
“三公”经费的糊涂账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沉疴怎么可能一朝“神清气爽”?正因此,公众其实应该对类似的改革多些耐心和理性,给主持改革、参与改革的人更多学习和反思的时间、空间,急躁不得,也激进不得。现代社会的进步必须伴有健全而完善的制度进步,靠单一的行政热情和舆论狂热所打开的监督大门,根基并不牢固,甚至容易把监督弄成一锅“夹生饭”——或者推倒重来,或者半途而废。陈一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