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梳理部委三公经费"亮点":国家粮食局"最天灾人祸"(2)

2011年07月22日 08: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第三问:“三公”的钱是怎么花的?

  现在“三公”经费公开的各部门,甚至被称为“惜墨如金”,许多民众也表示看不懂。

  对此,舒可心认为:“虽然这话不中听,经费公开还真不是给所有人看懂的,是给大众之中懂行的人看的。如果人人都看得懂,人人就都当财政部长了。但只要政府财政预算公开,人民当中就一定有懂行的人能看懂。现在的关键问题仍然是不够公开。”

  “至于公开的内容,我认为有两条原则,第一,我们不凭空相信,第二,我们在拿到能够证明你犯错误的证据之前,我们不说你犯错误。”舒可心说。

  国家自然基金委、卫生部、水利部、广电总局、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委,都对“三公经费怎么花”附上了较长的说明文字,原因都很具体。比如国家文物局,去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152.87万元,而实际只花了48.32万元。说明原因是:“有7个与我国签署文化交流协议的国家,因受各种因素影响,未能如期派出政府代表团访华,造成当年公务接待费支出相应减少。”

  各家中央部门的公布数据各有“亮眼之处”,不少是此前大众很少得知的数字。中国青年报记者全面梳理了几个“之最”。

  “最罗嗦”的是财政部、商务部报告,都近2000字,分条叙述了2010年出国费、公车费及接待费的用途。财政部的表格还对去年的出国费进行了用途的细分。

  “地域最广”的是,中国地震局的表格中,详细列出了各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的支出情况。

  “最爱数人头”的是审计署、国家体育总局的表格:“审计署全年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69个、368人次,其中:部级领导参加世界审计组织、亚洲审计组织以及联合国审计、访问外国审计机关10个团组、60人次,司局级、处级及以下审计人员与外国审计机关同职级人员开展双边交流、参加世界审计组织、亚洲审计组织以及其他国家审计机关组织的国际研讨会和培训班等59个团组、308人次。”

  体育总局的出国账本也细到了人头:“参加各类比赛及适应性训练667起,8951人次,主要是参加冬奥会、亚洲沙滩运动会等综合性运动会和各单项运动队参加世界、洲际锦标赛、杯赛、资格赛、积分赛、分站赛、系列赛,以及地区间体育竞赛和适应性训练等;参加国际会议232起,542人次;政府间体育双边交流、参与国际体育组织事务、体育组织间交流活动等394起,1438人次。”

  最“光膀子上阵”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账本。官方网站还公布了大多数部委均未附上的2011年“三公经费”细化情况表,可以看到每一家的具体“三公”预算。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等5家事业单位和商标局的出国出境预算拨款、车辆购置费都为0。

  最“出其不意”的是国家统计局、审计署的“三公”账本。许多部委对公车费用大都采取“主要用于机要交换、市内因公出行等所需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支出”一句话概括,而这两家的报告则与众不同。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各类车辆存量2462辆(包括因各种原因停驶的车辆)。而审计署报告详细说明:“一是车辆购置支出115万元。按国家规定的汽车配备使用标准,全年更新购置轿车两辆(每辆25万元)、小型客车1辆(每辆27万元)、越野车1辆(每辆38万元)。”

  “二是车辆运行维护支出。2010年,审计署及18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的公务车辆编制数和实有数均为206辆,全年车辆运行费1114.65万元,平均每辆车运行维护费5.41万元。较之往年,单车运行维护成本有所上升,主要原因:一是2010年油价持续上涨,燃油费成本增加;二是现有车辆使用时间长,车辆油耗大,维修成本偏高;三是审计机关没有配备业务用车,审计时,为解决省内或同城审计人员的交通问题,使用公务车接送审计人员。”

  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三公经费”中,公务执法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所占比例较大,这是为什么?安监局对此有一段详细解释:“主要是由于车辆是最基本的监察执法工具,同时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又有着必须‘下井监察、现场执法’的特殊性及‘脏、累、苦、险、差’的特点。全国103个煤矿安监机构承担着多达上万个矿井的监察执法职责,矿点多且多分散于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距离远、路况差,因此导致车辆油耗、过路过桥费和车辆大修费用等车辆运行维护费用相对较高。”

  与上面的部委相比,目前一些部门只公布“三公经费”数字,让公众无从判断这些消费是否合规合理。

  14个中央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交通运输部、红十字总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联、国务院办公厅)对三公经费的支出做了简单说明。

  而其他6个部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中国民航局、国家林业局、中央党校、中国工程院、国家邮政局)并未详细解释“三公经费”,只有一张表格和短短的注释。

  最“天灾人祸”的是,国家粮食局公布2010年因公出国(境)费212.88万元,比2010年预算数增加13.04万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参加国际会议和培训团组增加,另外一个团组由于欧洲受火山灰原因,不能正常回国,经费超出了预算。

  第四问:公众质疑了,部委回应了吗?

  现在网上对于“三公经费”的声音多是争议和质疑,这可能是各部委公开“三公经费”的初衷所始料不及的。

  但舒可心认为,这很正常,也是一个进步。“这是因为人民终于觉得自己是出钱的人了。而作为各大部委,只要你问心无愧、诚信勤勉了,犯错、部分钱没花好也很正常。因为要让13亿人都满意,原本就很难。但是要允许公众可以说话、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引起公众质疑的是:第一,计生委因公出国费用比例高。在计生委的“三公”账本中,2010年的实际花销、2011年的预算数都逼近500万元,超过“三公经费”总额的五成。网友带有讽刺意味地说:“中科院出国费用高或许是为了考察高科技,商务部出国多是为谈生意,计生委花那么多钱出国是做什么?难道是出国学习先进的避孕技术?”

  中国科学院高额的公务接待费用以及过亿的出国费用,在众多部委中“鹤立鸡群”,网友质疑“为何特别高?”

  教育部7月8日公布“三公”账本时,没有公布2010年预算。7月11日在媒体采访中补充公布了:“2010年教育部‘三公经费’实际开支少于当年预算,2011年预算数也少于2010年预算数。”

  “从理性来说,人民不是不让政府花钱,只要花得合理就行了。举个例子来说,不是不让警察买奔驰,而是你买奔驰要抓小偷,不能用来泡小蜜。所以,实际上买奔驰不是问题,只要真正需要,人大也真正履行职责、审核通过预算了,就可以买。”舒可心说。

  截至记者发稿时止,仍有40个中央部门尚未公布“三公”经费。本报记者 庄庆鸿 实习生 庄发琦 刘智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