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近20座城市内涝仅武汉问责 多将责任推给天气(2)

2011年07月23日 07:22 来源:央视《新闻1+1》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王锡锌:

  在网络上也有人说,问责税务官员和排水管理处的官员,他们是不是很冤呢?整个城市的里子,或者地下的排水设施出了问题,肯定不仅仅是排水这一个环节,在这个意义上,那么排水许多人去提出有没有问错,有没有冤枉他们,当然是有一些道理。但是我觉得每个环节可能都要有它的责任,所以也许还有一些环节,还有一些部门,还有一些官员,也要承担责任,但就目前的这四位官员来说,其实他们也不冤。

  就像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说过的,我要让我这座城市每一个井盖、每一棵树、每一条道路都要有它的责任主体,如果责任主体都清楚了,更关键的是真正责任来了以后,每一个责任主体都能领到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我觉得更加完整了。

  主持人:

  要启动问责,首先要承认是有人的责任在里面。我们来看看当发生了内涝之后,这些城市都做了一些什么样的解释。

  (播放短片)

  解说:

  浙江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姚昭晖表示,与近年来快马加鞭式的城市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却跟不上步伐,面对倾盆大雨,城市排水系统小马拉大车,显得力不从心。

  在谈南京城多处出现积淹水的原因时,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周金良表示,南京现在的管网设计是“一年一遇”至“三年一遇”的标准,符合国家规范,基本适应南京的常规情况,但原有的国家规范不可能按最大值去考虑,因此遇到特殊的恶劣天气,会出现积淹水。

  主持人:

  雨没有按照规范下下来,下太大了,怎么看相应的这些解释?

  王锡锌:

  就像你刚才说过的一样,出现这些事情以后,很习惯性地都去问责老天爷,好像我的标准已经达到了,问题出在老天爷下雨的时候,没有按照原来设定的标准来做。

  我们要去反思的是,一个城市的防内涝标准,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另外,今天不是第一次碰到大雨造成内涝,就算标准出现,看到标准有问题,过去的这些时间到哪儿去了,比如说小马拉大车,地下整个排水系统太老化了,还有各种各样的城市扩大太迅速了,这些都是事实,但这些事实其实是人为的事实。在整个城市的扩张,在整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可能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地上部分的面子,官员要检阅的是面子,真正要检阅这些里子的,其实有时候真的是靠老天爷,并且靠老天爷那种不按它的规范去下的暴雨。

  主持人:

  问责究竟有没有效果?其实南京的例子给了我们一喜一忧的答案,喜的是问责真的有效,去年四天前的一场大雨,问责之后,四天之后再下的时候没事,但是一年之后,问责没有再继续发生。

  王锡锌: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问责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在去年南京问责之后的四天再一次暴雨,也许那个问责,或者说当时的这种处置,通过了这个暴雨的检阅,但我不知道老天爷这一次是不是比较配合。

  但是我如果看看今年,同样在7月份发生南京的事情,应该说问责只是停留在某一个点上,比如说我问一个官员,这个官员好像当时也承担了责任,但是最重要的不是对这些官员的简单的这种问责,问责之后,应该是真正面向藏在地下那些真正的问题。比如说该做的排水管网改进升级,假设这些没有跟进的话,那么今年来的暴雨再次对它进行检验,同样假设我们今年对一些表面上的问题,对官员也进行了问责处理,但是如果同样的没有把真正导致内涝的问题解决掉,那么来年有可能我们还是只能怪老天。

  主持人: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问责是解决问题过程当中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把它看成是最终交给市民的一个答卷?

  王锡锌:

  对,因为最终的必须是要解决问题。

  [page title= subtitle=]

  主持人:

  而且在今年多个城市发生内涝之后,人们都在怀念过去,比如说江西赣州,在古代时候这些排水系统真正起到作用,这种恋旧也挺无奈。

  王锡锌:

  其实在去年一些城市发生内涝之后,我记得《新闻1+1》节目专门做了一下江西赣州千年古城,一千年前建的古城,到今天它的地下排水系统依然在非常高效为我们工作,也有大雨,但是没有内涝,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会去反思,难道说我们今年的技术跟不上了,难道说我们的技术还不比不上以前吗?我们知道现在城市建设可能不是缺技术。

  我个人觉得就像总书记在“七一”讲话的时候讲到有几个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其实我们觉得今天许多城市出现内涝,不是老天爷不按规则出牌,也不是我们没有技术,而是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而这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的原因,其实我觉得最重要还是脱离群众。

  主持人:

  城市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什么没有能够跟地下城市的发展成为一个正比呢?

  王锡锌:

  我觉得我们现在城市的发展,可能更多的是看表面上这一套,我刚才说过了,一个城市发展,可能我们通常来说,官员要的政绩,而政绩是在地表之上。上级领导来了,要视察,我们要看有多少华丽的大楼,很多地方都要搞地标性的建筑,这是面子。而真正的里子,这些城市的里子是看不见的。但是对于城市生活的人来说,那些里子是非常关键的。

  主持人:

  可是一场大雨下了之后,我们的城市就变成了海,这难道不是面子吗?

  王锡锌:

  所以说如果平时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的话,到最后也会没有面子,颜面丧尽。

  主持人:

  城市被淹,究竟该怨天,还是该尤人,稍候我们继续。

  (播放短片)

  解说:

  6月份的一场暴雨让武汉中心城区汪洋一片,尽管交通部门一下子出动了三千多名交警,但面对如此拥堵,谁都明白,这个时候人力已经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

  市民:

  一个是这里,一个是新竹路那里,那里还堵得厉害些,水到这里来了。

  陈骥 武汉市交通管理局新闻发言人:

  实际上我们交警觉得很冤枉,因为排水不是我们能管得了,不是我们能排得下去。

  解说:

  暴雨瞬间让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变得脆弱而无奈,频繁的内涝使大家不得不关心一个城市的地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项久华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处长:

  我们现在总体的设计,是按照“一年一遇”,局部的低洼的立交桥这下面是2到5年一遇的标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