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公开“三公”经费的83个部门中,不少部门不降反升。这显然违背了中央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支出的要求
在国务院要求的截止日期之后,中央部门陆续公布了“三公”经费。截至目前,98个中央部门中,已有80多个公布了“三公”经费,如果从第一个“吃螃蟹”的科技部算起,从4月14日开始,中央部门晒三公已经持续了3个多月。谁将成为最后的公开者,谜底可能很快就要揭晓。(综合《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报道)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围观中,媒体和公众从一开始扳着指头计算、自制表格对比,到目前关注的热情似乎在降低。放到公众面前的,是一堆各自孤立却差别巨大的数据,但关键的人均数据和“三公”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却付之阙如;在公布的形式和时间选择上,一些部门也花了不少心思,有的通过官网一角低调公布,有的赶在周末和半夜扎堆公布,处于舆论漩涡的铁道部和红十字总会,也悄然公布了“三公”数据。
种种迹象表明,“三公”经费的公开,主要还是迫于国务院的压力,一些部门缺少公开的动力,也缺乏必要的诚意。最突出的表现是,媒体和公众通过自己动手对比和计算发现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回应;缺少细则和说明的公开,也带来了监督难题。
“三公”经费公布的拖拉和迟滞,肯定不是技术原因。稍微了解一些财政运行情况的人都知道,中央部门经费基本上都是财政拨款,每一笔开支,都应该纳入预算。去年的财政支出,早已执行完毕,今年的预算也已执行数月。所有预算的制订,按规定都要经过“两上两下”,预算和决算情况,都要经过人大批准。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开支情况,数据都是现成的,公布起来不应该这么难。之所以步子如此拖拉,很可能是出于其他不便明说的原因和考虑。
不过,虽然比国务院设定的期限晚了些,但公开了总比不公开强。仅是从公开的先后和详细程度,也可以给不同的部门打个印象分,有人根据公布情况,列出了榜单,评出“最精确奖”“最快回应奖”“最受期待奖”,其中褒贬自知。从公开的孤立数据中,媒体和公众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不同部门之间接待费差别巨大、有部门因公出国(境)支出占五成以上,应该就高还是就低,多少是出于公务需要,都值得进一步追问。
由于得不到及时回应,大家只好猜测和自己求证。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记者,一些部门因公出国经费居高不下,待遇出国、级别出国是原因之一。“一个处级干部,如果一辈子没有出过国,他会认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叶青本人是财政专家,也是副厅级官员,他的解读比较有说服力。那么我们要问,还有多少类似的待遇出国、级别出国,计入了“三公”消费中,这些不合理的变相福利,显然不应归入“公务”和“必须”的范畴,也是最应该控制和压缩的开支。但是,从公布的情况中,我们既看不到任何说明,也看不出来年有缩减的迹象。
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公开细则和统一口径,不同部门对“三公”的界定也不同,比如海关、税务等垂直管理的部门,把执法车和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混为一谈;还有的部门把公费旅游和公务活动放在一起,就很难区分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到下次再公开“三公”消费时,应该有统一的口径和细则,要求提供人均数据、占部门总支出的比重等可比较的数据,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开的价值。
从根本上说,公开“三公”经费,是为了实现财政透明、便于公众监督,最终目标是压缩“三公”支出。但是,在已公开“三公”经费的83个部门中,仅34家预算比去年降低,多数部门不降反升。这显然违背了中央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支出的要求。出现这种局面,可能就是因为“三公”经费中很多并不姓“公”,不是合理的、必需的,而是包含了“待遇出国”等变相福利、大吃大喝的挥霍浪费、公车私用的化公为私。以上这些,正是“三公”经费最应该压缩的部分。而要让这些水分现形,还有赖于进一步的公开透明,让公众监督和中央的压力,一起把“三公”海绵中的水分挤出来。(丁永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