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作为”导致“水漫江城” 水务局局长被行政警告副局长被免职
百日内537名干部被问责 专家称武汉“治庸”模式有推广价值
6月下旬的持续暴雨导致水漫武汉,也在武汉官场引发一场震动。
在入夏以来国内多个城市遭遇水漫尴尬时,武汉是国内首个向治水不作为、慢作为“亮剑”的城市。
拿官员的乌纱帽开刀,直捣痛处,武汉“治庸风暴”在国内获得了满堂喝彩。如火如荼的“治庸风暴”能持续多久?官场慵懒沉疴能被根治吗?武汉的这剂猛药“疗效”还有待检验。
“有人说,治庸风暴会不会导致‘人人自危’?我要说,在责任面前干部‘人人自危’有什么不好?如果大家都松松垮垮,说话不算,出了事没人理,领导干部‘不自危’,群众就会‘人人自危’”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
这场声势浩大的“治庸风暴”发轫于年初的一份报告。
武汉市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办公室(下称优化办)新闻发言人吴忠新介绍,今年春节刚过,武汉市就委托新华社湖北分社进行第三方独立调查。
“治庸风暴”
百日内537名官员被“治”
3月,洋洋9万多字的《武汉市投资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正式出炉,对武汉市行政、法制、财税、金融、人文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弊端进行剖析。看完这份报告,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彻夜难眠”。
在4月6日召开的武汉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阮成发宣布在全市实施“治庸计划”。“‘治庸风暴’必须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阮成发在会上说。会上还播放了35分钟的《评析案例促改软》的专题片,这8段由相关部门暗访拍摄的视频对相关单位及人员指名道姓,这也让与会官员如坐针毡。
这仅是开始。4月14日,武汉市治庸办公开向社会曝光几起典型“慵懒散”案例:
4月12日早上8时30分,武汉市房管局登记交易大厅工作人员才陆续刷卡上班。暗访人员掐着时间看:11号窗口8时39分到岗,被问及迟到原因,他解释“换衣服去了”。26号窗口工作人员8时33分到岗后,又拎着早餐盒到门外去吃,返回后发现电脑出毛病,修好电脑已是8时58分。其间,一位市民一直等着办业务。上午8时50分,暗访人员还在洪山区政务中心卫生局窗口看到一名工作人员忙着玩“偷菜”游戏。这名工作人员竟称:“偷菜要趁早,再晚就被别人偷完了……”
随后一个多月,“治庸风暴”在武汉三镇越刮越猛。5月30日,武汉市纪委、组织部再次通报了5起“庸懒散”典型案例。汉南区副区长万继承作风懒散、涉嫌包养情妇和经济犯罪被纪委“双规”立案调查;武昌区工商分局原局长熊俊(现任武汉市工商局副局长)等三人均被“双规”调查……
“在过去的几年,从没有如此频密的通报官员的工作作风问题。”吴忠新说。从4月初到6月底,武汉市共问责53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5人,其中开除党籍7人、留党察看2人,行政开除2人、撤职10人;给予组织处理464人,其中免职10人、停职检查22人;涉及局级干部7人,处级干部58人。司法机关立案查处83人。
“水淹官帽”
水务局四官员被处分
此次问责风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武汉市水务局4名干部因治水不力被处理。该局局长姜铁兵更是因“不作为”而成为被问责的局级干部第一人。
6月9日至24日,5场特大暴雨相继袭击武汉。6月14日,武汉遭遇近12年来最大暴雨袭击,一天的降雨量相当于11个东湖的水量。城区严重水浸点达80多个,其中,武汉大学门口的积水最深达到50厘米。“到武汉来看海”等调侃之辞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给武汉的城市形象带来极大影响。
至6月24日,武汉东湖水位超出正常水位1.45米,使东湖周边地区顿成泽国,旅游设施被淹,仅东湖风景区遭受经济损失就达1137.54万元。
暴雨成灾该由谁来买单?7月21日,武汉市委召开第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对部分干部“不作为”行为进行公开问责处理。武汉市纪委调查认为,武汉入夏以来遭遇的严重水浸是武汉市水务部门有关领导和人员严重失职所致。
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市防汛办主任姜铁兵作为主管全市水务工作的领导,未正确履行职责,对全市防汛排渍工作重视不够;对东湖排水明渠的管理、维护等工作缺乏具体部署、检查和督促,对东湖排渍不力问题,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防汛办副主任王洪胜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并免去全部职务。市水务局排水设施监督管理处处长熊伟才受到行政撤职处分,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处长项久华受到行政降级处分。
这也是武汉“治庸风暴”100多天来首位正局级领导干部被问责。武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车延高表示,以前查处局级以上干部多因违法乱纪,因“不作为”、“慢作为”而处分局级干部,这是头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