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微博曝出的哥窑瓷器破损事故,7月31日,故宫博物院证实了此事。面对“瞒报”质疑,文物管理处处长娄玮否认瞒报了26天,称自行设定1个月的调查时限,最终断定是人为操作失误。收藏专家马未都称,已损瓷器不可能恢复原样。
幸亏还有“网上曝”,封存了26天的文物破损真相,才渐次浮出水面。“瓷器门”就像根舆论导火索,点燃了公众对故宫信誉沦落、管理无方的郁愤。“知情瞒报”的责难当头,管理方却矢口否认:没有瞒报,只是设定了1个月调查期。言下之意就是:他们自设“缓冲期”,是为了审慎调查,给民众确凿的说法。
乍看之下,“调查清楚再公开”的表态,跟“宁缺毋滥”原则相当吻合——宁可探寻出真相,不要盲目赶时效。真相优于公开,是管理者解释话语的逻辑次序。可这般说辞,又有几分可信呢?
首先,故宫在瓷器破损后,26天都秘而不宣,将“沉默是金”奉为信条。久拖不报,违背了文物管理法规里的明文规定:文物破损或遗失等,2小时内就应上报。依照法规,上报事不容迟,应让行政主管部门及早知情。可故宫的管理者们,却迷恋于“自纠自查”,把上报抛之脑后,莫非是怕上头独立调查、严厉问责,所以缄默不语?
其次,即便是遵循“先调查后公开”的程序,那10多天前就经过调查论证得到结论,为何那时还捂盖子,不肯据实以告?直到微博曝光,聚集了众人围观,故宫方面才淡定地出面。可以想象,若无微博“举报信”,抑或不具眼球效应,故宫会不会把这烂在肚子里?
还有,故宫今年命交华盖,依循“失窃门”“会所门”里的惯有作风,人们忍不住会对“瓷器门”遐想:故宫对待文物缺损,恐怕也会步“欲语还休”的老路子,将掩耳盗铃进行到底。假如不是“一条微博引发的猜疑”,文物破损的丑闻,故宫完全可能内部消化,还摆出“不足与外人道也”的家丑内藏姿态。
责任方将“瞒报”说成“迟报”,耐人寻味。瞒报违规,且伤害民众感情,架空了人们的知情权,实在是罪无可恕;迟报却像是谨小慎微的负责态度,俨然是十足的道德自觉。但诡辩之言,只会削弱公信。在信誉危机的关头,最好的公关莫过于“开诚布公”。
“瓷器门”虽是个例,却牵扯着太多的社会症结:利益屏障的牢固,公共责任的消泯,公德制衡的乏力,权力傲慢的秉性……开门的钥匙,仍在常态性监督、制度性问责的日拱一卒上。(佘宗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