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媒体称北京城市绿地遭侵蚀减少为逢雨必涝内因

2011年08月14日 15:0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几年,北京逢雨必涝。记者对北京城市几十年来的水文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北京在前几十年很少出现内涝,为什么在最近几年来北京会经常发生城市内涝呢?昨晚,央视《经济半小时》的记者试图寻找北京逢雨必涝的罪魁祸首。

  管网老化是表象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王毅告诉记者,这些年,造成北京城市道路积水的降雨量都在70毫米以上。造成积水的原因,一是降雨量大,再有一个就是基础设施差。

  北京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频频出现城市内涝的情况,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城市的排水能力却始终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北京的基础建设,尤其是地下管网的排水能力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王毅告诉记者,北京市环路的排水标准是一年一遇,地下排水管道能抵御每小时36毫米的降雨。

  目前北京的大部分地下排水管道使用的防汛标准是一年一遇或三年一遇,而只有天安门、奥林匹克公园等一些重点地段才是五年一遇的防汛标准。

  绿地减少是内因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告诉记者,以前北京不怎么出现内涝情况,是因为河流、湖泊等湿地能够消纳雨水,但是现在调蓄水的湿地却变成硬质地面,降雨排不畅。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军透漏,绿地的径流系数是0.2左右,如果是水泥铺装或是沥青道路的话,一般在0.9左右。0.9的径流系数,就是说雨水落在硬质地面上,只有10%可以渗透到地下,剩下90%要完全靠地下排水管道排除;而如果是绿地的话,将有80%渗透到地下,需要排水管道排除的只有20%。也就是说,面积相同的绿地和硬地,其自身的排水能力相差8倍。

  一旦降雨量超过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就只有积在路面,产生内涝。显然,在目前城市建设格局的情况下,建设绿地是最直接的缓解城市内涝的好办法。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北京市区的绿色隔离带地区的范围却在逐渐缩小。

  蚀绿路径一

  开发商改规划

  位于朝阳区北苑路上的黑色的商品房,名叫E4楼风格派。小区业主说,E4楼所在位置以前是大片的绿地,后来说是建小学,再后来就是现在的楼了。

  看到自己小区的绿地没了,业主们多次和开发商协商,但都没有结果。于是他们找到一位叫陈岳琴的律师起诉开发商。陈岳琴在代理此案时发现,7年的时间里,这块地的规划更改了三次。2007年1月22日,欧陆经典小区的业主代表起诉北京市规划委违法行政许可,要求撤销2006年规(朝)建字0385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停止建设E4楼,但这幢楼最终还是拔地而起,并且顺利对外销售。

  位于海淀区五道口的华清嘉园小区,2002年,小区业主们曾经委托陈岳琴律师,就小区绿地缩水一事与开发商北京华润置地股份有限公司打官司。在2000年华清嘉园楼盘预售楼书的绿化这一页中,明确写着“绿化率高达41%”,在小区规划设计方案中绿化率为30.2%。可当华清嘉园三期工程全部建成之后,业主们却发现不对劲。对照华清嘉园小区的规划图了解到,原本标注绿地的位置不是铺了砖,就是盖了楼。为了能够拿到确凿的证据,小区业主先后将北京市规划委、北京市园林局告上法庭。最终北京市园林局对华清嘉园小区的绿地率进行了实地测量,发现小区的绿地率仅为16.265%,这与开发商当初的承诺相去甚远。

  北京有多少小区更改了规划,通过占用绿地来建设商品房以获取暴利,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但律师陈岳琴告诉记者,她听到的类似案例非常多,而在这些绿地上建起来的楼盘所产生的灰色财富,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蚀绿路径二

  当地政府卖“绿”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中,计划在北京市三环和四环之间建设的第一道绿化隔离带规划范围为240平方公里,不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告诉记者,第一道绿化隔离带最初规划范围其实是350平方公里,被吞掉了100多平方公里。杨保军介绍,绿化隔离带所占用的土地包含很大一部分集体土地,如果要把绿化隔离带所占用的土地完全变成公共绿地,需要一大笔资金。第一要征地,把它改成绿地这种公益性的让大家享用,发挥生态作用、景观作用。但它没有回报,也就是说政府的钱是只见花不见收,财政上维持不住。所以当时有人想尝试看能不能运用市场机制来弥补政府资金的支出问题,这就是经常说到的要开发商来帮大家建设绿地。

  万柳工程就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诞生的。万柳工程是北京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建设规划面积最大的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个项目。据最初的规划,万柳地区规划用地360公顷,其中居住区104公顷,代征绿地256公顷,建成后将成为北京最大的“绿肺”。但是相关投资在60亿元以上,而万柳所在的海淀区政府拿不出钱来操作这个项目,最终都交给了万柳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来负责。

  杨保军告诉记者,开发商不可能白建,政府就把绿地当中的一部分作为开发,大概开设10%左右,这样就能够平分资金。政府等于是没掏钱,但是牺牲了一部分绿地。具体到管理的时候,却没有严格执行那个比例,它可能会从10%升到20%,甚至于25%。

  在万柳记者看到,现在南部居住区已经是高楼林立,云集了万泉新新家园、碧水云天、阳万柳新贵等十多个住宅项目,这个地段的房价从1999年每平方米7000多元,最高涨到60000多元。而在万柳地区的北部,也是335公顷绿化区的主体,被建成了占地2700亩的万柳高尔夫俱乐部。

  做一个简单的计算,335公顷相当于5025亩,而高尔夫球场就占了这片绿化区的一大半。此外,记者还在北京市规划委的网站上看到这样一条查处信息,北京万柳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没有取得规划审定方案通知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在万柳绿化隔离带内建成面积为2556.20平方米的高尔夫球场配套会所以及面积为848.14平方米的发球台,违章建筑共计3404.34平方米。杨保军说,如果是违法的,可能会有一些处分,但是开发商补办一些手续,补交一些款项,就被承认了。

  如何能够保证城市绿地的建设顺利实施?这似乎一直是北京市面临的难题。在北京市规划委的网站上记者查阅到了一份关于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规划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上写道:“把绿化隔离带中的建设用地比例控制在20%的要求难以实现”、“利益驱动及多种因素造成绿隔地区违法建设增多”。

  杨保军告诉记者,最大的冲突就是利益问题,农民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部门的利益等等。政府想要不花钱就得到公共绿地,看来是有一点理想化了。

  蚀绿路径三

  绿化带上建酒店

  朝阳区将台乡酒仙桥橡胶坝附近的滨河公园,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市城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坝河东北城角至酒仙桥段为风景观赏河道,河道两边为滨河绿化带。”记者看到滨河公园河道两边绿草如茵,不过在这片绿化带上,却建有一幢黄色的四层建筑,显得非常突兀。

  记者从当地居民那里了解到,这个黄色的4层建筑盖了有六七年了,原来只有两层,后来才加高到4层。

  绿化带上为什么建了一幢楼?究竟是谁批准的?这幢楼又是谁建的呢?记者现场拨通了北京市规划委朝阳分局的电话。分局的工作人员说,具体情况要进行核实,然后再给记者回电。

  随后记者到将台乡政府进行采访,但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等待之后,乡政府办公人员以找不到领导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不过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那个建筑确实是将台乡政府下属的将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而北京市规划委朝阳分局和朝阳区水务局也答复记者说,将台乡政府在河道绿化带上的这幢建筑并没有取得规划审批。在节目播出之前,将台乡政府始终没有接受采访,而这栋修建在绿化带上的违章建筑至今也还没有被拆除。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表示,绿地面积的逐渐减少会导致北京抵御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弱。一旦绿地被全部蚕食,北京将来的径流系数最低就是0.8了,就是说将有80%的降雨在地面流动或者在地下流动,而不是往下渗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