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沈阳8月15日电 (田旭辉 周传明)年近半百的他,像年轻人一样冲在保障第一线;作为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他,像小学生一样刻苦钻研新装备。在沈空高炮某旅,大家都亲切地称刘殿卿高工为老刘。谁都知道,老刘心中有战事,一听到有任务比年轻人还“兴奋”。他自己说,装备无小事,不在一线,心里不踏实;不到“战场”,迟早要被淘汰出局。
屈指算来,老刘已与两种型号的雷达打了31年的交道。前27年,老刘把老型号雷达的结构、性能弄得烂熟于胸,遇有大型保障任务,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调试好装备;遇有装备“疑难杂症”,也总能在第一时间排除,从没有因为雷达故障让部队错过任何战机。
但4年前新型雷达的列装,让这支老装备部队焕发了青春,却也给老刘带来了一场“地震级”挑战:新旧雷达在构造原理、科技含量上有着天壤之别,在老型号雷达的几百个电子管、几千条线路面前,他绝对是个“大拿”,但在新型雷达的几千块芯片面前,他却彻底回到了“小学时代”。
老刘心里很清楚,他不仅与全旅年轻技术人员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在体力、脑力、眼力、知识结构这些“软件”上明显处于劣势。
从头再来!老刘暗下决心。
那年,空军地面部队雷达专业技术人员到某研究所参加新型雷达业务集训。在参训人员中,老刘是兵龄最长、年龄最大、军衔最高的一个,同时也是学得最多、学得最深、学得最精的一个。课余时间,有人想拉老刘到驻地各景点走一走、看一看,而他却始终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学习,没有逛过一次街,甚至没走出过集训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不仅掌握了新型雷达的构造原理和电路图,甚至还找出了教材中的几处错误。
在老刘看来,虽然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但人是要靠装备打仗的。装备保障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高低,从小处说会关乎一次演习、一次射击能否顺利进行,而从大处说,则直接关乎战友的生命和战斗的胜败。
2007年6月,某营三连雷达出现几次烧毁保险的故障,无法担负日常训练和战备任务。当时,雷达可以正常开机,但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烧断保险,断电测量又查不出来故障点,而更换保险再次开机时,雷达又会显示工作正常。厂家接到故障通报后派人赶到三连,经过反复检查和测量,得出的结论是雷达工作状况正常。但老刘没有轻信专家的一家之言,也没有迷信厂家人员的技术权威。他根据自己对元器件性能的了解掌握和工作原理分析,终于检查出反复烧保险是由于某三极管热击穿故障造成的。有的官兵对老刘总爱较真表示不解。老刘却说,搞技术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在故障面前,能力说了算。
2009年12月,在空军组织的炮瞄雷达技术骨干比武中,身为唯一的“60后”,老刘与一群“70后”、“80后”同台竞技,并以几秒之差屈居第二名。旅里把老刘取得的“榜眼”佳绩看作莫大的殊荣,而老刘自己对这个成绩却不满意。
自那次比武竞赛之后,老刘用一年多时间做了一件别人看来非常枯燥、甚至徒劳费力的事情。他将新雷达的文字资料、坐标参数、电路图等全部输入电脑,除了执行机场驻训、演习打靶、日常保障等任务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这项工程上。老刘这种看似笨拙的学习方法,不仅为自己补了课,还让新雷达的工具书有了电子版,官兵对此赞叹不已。
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从深层次去思考病因,从根本上去查找病灶,是老刘的一个鲜明特点。在他的心目中,无论是大故障还是小故障,不管是常见故障还是疑难故障,都要认真对待,及时排除,确保装备运行正常。
去年4月,该旅雷达分队赴某机场驻训期间,一部雷达因不明原因故障,某波段无法实现自动跟踪,正常调整又无法调整过来。这种故障表象,是新雷达接装以来从没遇到过的问题。他一项一项地检查、一项一项地判断,经过雷达工作原理分析,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从此,这类故障再没发生过。
老刘干工作并不保守,他善于追寻先进的装备保障理念。去年,旅领导着眼未来实战需求提出新构想,一下子激活了老刘的攻关欲。一项名为“某型炮瞄雷达精确诸元无线传输系统”的软件设计制作工程很快提上了他的工作日程。在老刘的努力下,目前,该旅各作战单元炮瞄雷达功能得到突破性改进。
31年来,老刘参加重大军事行动近百次,累计维修抢修兵器千余台件,所维护的装备在重大任务中完好率达到10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