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V”不等于信息真实
在今年的中国微博大事记上,关于“微博实名认证”的头号乌龙事件,无疑是子虚乌有的“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郭美美。
微博加“V”认证,是微博运营商对用户身份真实性认证的方式。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吴飞的话说,微博认证相当于实名制。需要明确的是,运营商用加“V”等标志保证的,仅仅是用户的真实身份,而并不能保证用户发布信息的真实性。
由于微博的加“V”功能在虚拟信息平台上引入了现实身份,从而部分地将信息接收者对现实中信息提供者甚至是对传统媒介的信任引入微博。因此,在微博发布的形形色色的信息中,加“V”用户发布的信息,其转发量往往是普通网友的成千上万倍,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经过数位加“V”用户的转发后,其扩散量会以几何级数骤增。
但这种信任也会使微博信息接收者对加“V”用户制造或转发的信息先信任、再论证,或者干脆等谣言被澄清后才放弃信任,而不是先怀疑信息真假。比如,去年沸沸扬扬的金庸“被去世”事件中,某新闻周刊认证的官方微博因编辑的失误,使得“金庸去世”这条假新闻在网上被迅速传播,对当事人金庸先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微博的认证系统和传播过程中的名人效应,降低了接收者对虚假信息的警惕心理,增强了接收者的主动传播心理,使得传言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从一个社交网络传播到另一个社交网络。一些未经证实的敏感言论传播速度更为惊人,甚至产生了煽动网络舆论的效果。
有网友称:“宁可相信认证用户的一句流言,也不相信普通用户的一万句真话。”可以说,实名认证体系已被网友看作保障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方式和公信力的来源。
目前各大微博运营商均提供了个人认证和机构认证。针对个人认证,某大型门户网站微博规定:“微博使用实名;确保提供准确详实的身份说明介绍;确保提供确切可验证的即时联系方式,如邮箱、单位和个人电话;提供身份及工作证明的扫描件,证明系本人申请。”
然而,在互联网上搜索“微博营销”等相关字样,可看到“微博加‘V’认证”、“进名人堂”等网店卖家比比皆是。在淘宝上搜索“微博认证”,显示有84个相关产品。一位名为“熙宁105421”开设的店铺中,赫然写着“个人快速通过微博认证,100%官方授权。”该店主发帖称,通过内部编辑的官方授权认证,用户无需身份证,可自定义认证信息说明。
另一位名为“亚历山大帝888”开设的店铺,显示已有22名用户以700元的价格购买新浪微博的认证。“日系贞子姬”等用户评价道:“卖家的服务太给力了,能力很强,很守信用。”
据了解,“鼓励”身边的亲朋好友微博加“V”,已成为微博推广人员的一项任务,完不成任务就会受到批评或惩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