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个题为“山东枣庄市高新区2011年招聘教师,要求父母都是干部”的网帖引发热议。招聘简章列出的条件明确要求,“父母为高新区区属单位人员或为街道办事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对此,枣庄高新区教育局人士回应,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为高新区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让他们的子女报考,也是他们享受的权利。(《京华时报》8月16日)
无独有偶,在此前已被紧急叫停的庐山公招舞弊事件中,庐山管理局多名干部子女入围也被说成是一项“民生工程”,称许多庐山籍和庐山管理局员工子女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如此招聘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可见,无论是“应享的权利”,还是什么“民生工程”,事业单位变身干部子女就业“自留地”,不过是一种赤裸裸的权力自肥行为。
地方的迅速发展,并不仅仅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做出的贡献。既有国家政策的推动,更有普通民众的努力,这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贡献也不过是尽本分而已,何以能够无限张扬、格外强调?这些原本并不值一驳。这样的错误认识之所以能够产生,不过是一种权力万能之下产生的幻觉罢了。
退一步讲,即便这些干部职工确实做出了一些贡献,也并不表明其在子女就业上有优先权,更不能将这个群体的权利凌驾于普通民众之上,甚至动用权力去挤压、侵占普通民众的权利。从常理上说,普通民众的权利往往会受到更多的约束,社会流动的渠道更为艰难,这也是国家政策严令公开招聘必须面向全社会的根源所在。
可见,“父母必须是干部”的教师招聘,已经演变成一场权力自肥的游戏。其潜台词就是,枣庄市高新区的教师编制是该区机关事业单位的禁脔,不仅治下普通民众的子女无缘进入,其他社会人员也不得染指。
频频发生的“萝卜招聘”事件,还流露出一种令人忧虑的倾向,那就是,在一些地方官员那里,已经形成一种不成文的认识,即理直气壮地为干部职工谋福利,不仅惠及个人,甚至泽被子孙。于是,庐山管理局干部子女的就业也就成了所谓的“民生工程”,而枣庄教师招聘父母必须是干部也是在“为当地百姓考虑”。
这些政府部门之所以敢于不顾忌普通民众的感受,公然在社会人群中划出圈子,高调主张干部职工的“权利”,甚至以贡献为由,肆意挤压侵占公共资源,正是缘于这种扭曲的“贡献观”。而这种扭曲的“贡献观”之所以敢于招摇过市、大行其道,则与公权力缺乏监督有极大关系。胡印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