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王勇平不再担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职务。他强调,“这不是免职或被停职,而是正常的职务变动,王勇平的级别待遇没变,调到哪个部门还没定。”(8月17日《京华时报》)
王勇平的换岗,很多人想到了他在温州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的发言。在那次新闻发布会中,王勇平称,停止救援后救出一名小女孩,“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而面对掩埋车厢便于救援的解释,王勇平则称“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些发言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质疑。
那么他的换岗是不是和这些发言有关系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近些年来,新闻发言人的一些发言确也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风波。
现在,王勇平恰恰是在社会强大的质疑声中离开了新闻发言人的岗位。要知道,王勇平当年参加了为期5天的首期中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是国新办第一次向社会公布的75位新闻发言人之一,曾被认为“优秀新闻发言人”。即便如此,他的一些发言还是饱受争议,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新闻发言人是多么的难做。这样的背景之下,会不会有人认为,为了减少这样的麻烦,还不如不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呢?
如果如此看待新闻发言人制度,那就不能不说是大错特错了。建立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让新闻发言人统一发布事件的真相、发展趋势或处理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负责任政府的体现。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为公众提供必要的信息,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塑造良好的形象,获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是现代高效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式。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这一好制度。
我国新闻发言制度之所以会出现一些问题,恐怕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新闻发言制度还不成熟。从最早在外交部首设新闻发言人制度至今不过20多年的时间,可是在外国,如美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有180年的历史。
由于理论指导欠缺,实践不够,人才队伍还不够成熟,再加上我国国情复杂,人口众多,群众有不同的期待,一些发言不当,新闻发言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就在所难免了。
但是这些问题不应当是我们新闻发言人制度停滞的借口,而应当从这些事件看到,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有很大改进余地,需要大力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新闻发言人。
只有我们把质疑当作前进的动力,新闻发言人制度才会越来越成熟,发言人才会让人民群众越来越满意。当然,这只是表征,新闻发言人真要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关键还在于其背靠的单位、部门的工作做得扎实,符合民众的心愿,让民众放心。
王勇平换岗了,但我们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还要继续前进。(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