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华商会主席卢俊卿回应质疑 称协会属公益平台

2011年08月19日 06:34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0年募集15亿元,为非洲捐建1000所希望小学”——近日,一个名为“中非希望工程”的项目意外进入公众视野,受到关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这一项目的世界杰出华商协会随后引发种种猜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名不见经传的它是否有能力“下这样一盘大棋”?其发起这一项目用意何在?是出于公益目的,还是为了曲线敛财?

  针对种种质疑,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及其女儿、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卢星宇昨天接受腾讯专访回应质疑。与此同时,一名与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有过接触的国企管理人员致电本报,解密这个名头吓人的协会的运作模式。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成立于2005年,其工商注册地址在香港,公司类别为私人公司,注册名字为“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有限公司”。

  在这家协会的官方网站上,罗列着100多名顾问和高管的名字,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国务院原秘书长、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原外经贸部部长、商务部原部长、最高法院原副院长、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外交部原副部长、卫生部原副部长、农业部原副部长等数十名退休高官的名字赫然在列。

  李先生是某大型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据其介绍,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业务员曾联系他所在企业,邀请他们入会,李先生受公司指派处理此事。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他们拒绝了对方的入会邀请。昨天,李先生致电本报,称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的运作模式就是以政界要员充门面,吸引中小企业入会,以收取高额会费。

  李先生说,卢俊卿早年在老家四川从事餐饮行业,后来到北京创办天九伟业国际集团,从事书籍出版、选美等活动策划。2005年成立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是卢俊卿事业的转折点。其大体思路是以协会的名义开展各种评选、会议和论坛,邀请入会企业和退休高官参加,并向参与企业收取高额会费,数目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不少企业为了有机会和领导合个影,不惜花大价钱入会。”李先生说。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官方网站资料显示,在该协会组织举办的一次名人乒乓球联谊赛上,有多名政界要员参加。李先生透露,类似这样的联谊活动,协会的会员企业也可以参加,但每个企业参赛都要交十几万元费用。

  据李先生介绍,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有一个强大的电话业务团队,负责向全国各地的企业老总打电话,主要针对私企和乡镇企业。

  一名不愿具名的私企老板称,他曾接到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业务员的电话,对方获取其手机号码的方式给他留下极为不好的印象。当天,他在办公室接到一个“快递公司业务员”打来的电话,称有一份加密快递要他本人签收,需要登记手机号码。几分钟后,同一个电话号码再次来电,对方却称是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业务员,邀请其入会,半年会费约为30万元。

  昨天傍晚,记者来到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办公地点——位于海淀区苏州街的大恒科技大厦三楼,看到一间三四十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布满数十个格子间,多名业务员正不停向电话另一头推荐近期举行的一次会议。据了解,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有500多名这样的业务员。

  >>卢俊卿回应网友质疑

  Q:协会如何盈利? A:协会属公益平台

  Q:协会还是公司? A:公司社团两身份

  Q:为何援助非洲? A:援助非洲受称赞

  质疑:有网友称,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及其授权服务机构天九儒商集团没有任何实业,其运作模式就是靠收取会费敛财。

  回应:卢俊卿解释说,天九儒商集团主要为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咨询服务,比如投融资对接、合同对接等各种管理咨询服务。天九儒商集团是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授权服务机构之一,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是一个公益、非营利平台。协会不收钱,公司搭建平台,让企业在平台上和各正规机构合作。

  质疑:据了解,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未在民政部登记注册,仅是在香港注册的一家私人公司。在内地,营利性机构不具备募捐资质,但是作为香港注册的机构,在内地进行募捐是否合法?民政部昨天表示,民间组织管理局已经对该协会的性质进行调查。

  回应:卢俊卿称,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在香港是公司、社团双重注册,所以社团登记号也是注册,公司注册是为了做知识产权保护。之所以未在内地注册,是因为内地不能注册“世界”两个字。

  质疑:有网友认为,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是以慈善为跳板,利用政治资源,把国内一些私企介绍到国外,进行商业发展。

  回应:卢俊卿称,希望工程主要资助中国的孩子,已经资助了300多万个孩子,建了1万多所学校,已经没问题了。然而非洲现在弱势群体很多,上不起学的孩子很多,中国政府之前也在非洲几十个国家建校受称赞,中国民营企业家从民间的角度自发地给非洲捐助,此做法可以理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哉麟】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