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度:从北斗到中国“芯”,攻关永远瞄准制高点
今年7月27日,第9颗北斗卫星顺利升空!明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覆盖我国全境及亚太地区。
目睹火箭拖着尾焰刺向太空的壮观场面,你是否想到,托举火箭升空、让北斗卫星高挂天空,离不开国防科大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团队。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已建成全球定位系统的情况下,我国决定自主发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然而,具体究竟该怎么去干呢?“看到别人吃午饭很香,再去备料模仿别人,到头来只会发现,你的晚餐依旧没有别人的丰盛,何不早点准备明天的午餐?”
可是,提前“准备明天的午餐”,难度大大出乎常人的想象!
调集全国技术精英,经过10多年全力攻关,北斗卫星导航的某型关键设备技术仍未能实现突破。
焦急,徘徊。此时,国防科大3名年轻的博士不知“天高地厚”地主动站了出来。薄薄的几页纸,让陈芳允院士眼前一亮:决定让他们试一试,专门拨给试验经费5万元,让他们先建一个仿真模型。
实验室是临时借来的,设备也是临时借来的,条件如此艰苦,3名年轻人却干得热火朝天……
这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看着这3张略显稚嫩的面庞,许多业内同行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谁能想到,1年后,他们居然一举突破制约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工程的“瓶颈”——数字快捕精跟技术。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参与北斗导航系统研制的专家们从全国各地飞来学校观看试验过程。
那一刻,空气凝固了,几十双眼睛都紧紧盯着小小的实验台。昏暗中,脉冲闪闪,捕获信号成功,掌声如雷。庆功宴上,这些纵横科研沙场的前辈们一个个主动端着大杯的酒,轮流和3位年轻人碰杯,以表达心中敬意。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大地震,这是一个举国伤痛的日子。这个日子,对于国防科大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团队来说,还有着更多的记忆——
这一天,看着电视上部队官兵使用着自己研制的北斗手持机救灾时,他们热泪盈眶,自豪和使命同时充盈在胸膛。
这一天,他们研制的某关键设备通过专家组鉴定,解决了北斗二代导航卫星建设中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
采访中,记者问:这个难题到底有多难?
该创新团队一位成员生动地回答:“相当于把大象塞进冰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