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二:吊机入水
下午17时,驾驶台启动动力定位,“海洋六号”停泊在预定的位置。经过搬运钻机的尝试,入水显得相对简单了,打开A型架,同样是4队科考人员齐心牵引,稳定钻机后被慢慢吊放入水,紧接着,安装浮球,不到半小时,入水动作完毕。大家撤离现场,回到监控室。
入水100米,进行常规测试,正常。根据多波束测定,预定的钻孔位置水深约2000多米,据此,继续释放光纤电缆,除值班人员进行观测记录外,其余人员离开。
镜头三:座底开钻
19时整,记者吃完晚饭,来到深海浅钻的监测台,大家已簇拥在监测屏幕前,等待钻机座底开钻。
根据多波束显示,钻机离底约100米,操作人员打开高度计、摄像头和照明灯,进行钻探点寻址。
2012米,钻机稳稳地座在海山上,根据海底摄像画面显示,钻机落下激起的细小沉积物粉尘很快沉静,人们清晰地看到黑色的富钴结壳上覆盖着浅灰色的海底沉积物。钻机一次座底成功。
此时,10几位科考队员围坐在监控仪前面,静静地等待绝缘检测后,启动高压强电,通电测试、开钻,2000多米海底摄像通过光缆传输,传回的画面非常清晰,随着钻杆旋转处,海底像冒烟一样,扬起的细小沉积物粉尘。当钻杆钻进14公分时,遇到了硬岩。操作手很有经验地把钻杆倒转,拔起些许,然后再次下钻。直到确认无法继续钻进,指挥人员就果断地指挥起钻。此刻,人们发现许多没有值班的科考队员也来到了现场,围在海底浅钻的视频前面,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就像渔民起网一样,等待钻机回收带来的深海丰收。
和大家一样剃了光头、身着工作服的首席科学家何高文对记者说,这会儿科考队员来了大半!
镜头四:获取样品
20时,在铠装光纤缆的牵引下,深海钻机缓慢回收。在船尾高强的灯光照射下,透过太平洋清澈的海水,看见了橘黄色的钻机缓缓出水。此刻因为浪涌船体有些摇晃,两吨重的钻机离开水面后在吊机上有些摇摆。一位科考队员手持顶端带弯钩的长杆,勾住左右摇摆的钻机,用尽全力稳住钻机。稍稍靠近船尾,左右两边等候的科考队员分别冲上前去,用提前准备好的绳索穿过钻机钢架,像拔河一样扯紧绳索,直到船载吊机把钻机缓缓移至甲板稳稳放好。等候已久的科考队员一拥而上,紧张有序地卸钻杆,取样品。终于,10多厘米长的岩芯样品被成功取出。大家将其盛放在托盘里,在钻机旁合影留念。
前后整整6个小时,“海洋六号”完成了深海第一钻。科考队员们连夜乘胜追击,紧接着又完成2个站位的工作。当晚最长获取到8厘米厚的富钴结壳岩芯样品。(特派记者 左朝胜 国土资源报记者 陈惠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