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成长记
1992年提议,2002年批复立项,2007年总装完工,2009年重启海试并下潜至海下1109米,2010年下潜至海下3759米,2011年下潜至海下5188米。
“蛟龙”开始难产,而诞生之后如雨后春笋,成长迅速。成长过程中虽然挑战很多,但都被迎刃而解。如果顺利的话,它将于明年迎接终极大考——抵达海下7000米作业。“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说:“到那时我才能说‘蛟龙’成功了,现在还不敢高兴太早。”
诞生
2002年,已经66岁、退休6年的徐芑南接到来自国内的远洋电话,他的原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诚邀他挂帅担任载人深海潜水器研究工作的顾问。
10年前提出的项目,今天立项了,但人已老矣。徐芑南说他当时有这样的感叹。
1992年,702所向当时的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提出研制6000米级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但由于国内对载人潜水器的需求还没有提到很迫切的程度,项目建议书没有通过。
虽然没通过,可702所的专家们在上世纪90年代并没有停止在此领域的探索。徐芑南领导的科研团队成功设计了海下6000米级无人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这一技术为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到了1999年,702所了解到俄罗斯有意与其合作研制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于是又开始积极推动立项。同时,该所了解到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大洋协会)有应用的迫切需求,因此建议协会牵头来组织立项和研制。
2000年1月,一切有了转机,全国的专家开始多次开会论证。到了2001年12月,中国大洋协会、702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声学所、701所等单位的专家编写完成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方案论证报告》。
2002年6月11日,科技部下发了《关于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启动的批复》,“蛟龙”被获准生产。这一年,徐芑南回国,受聘为总设计师。
随后,中国大洋协会与美、俄分别签署了部分零部件的加工合同,还与国内几家研究所签订了分工协议:702所负责研制潜水器的总体与集成;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负责研制潜水器控制系统;中科院声学所负责研制潜水器声学系统。
2007年8月底,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装完成,“蛟龙”号诞生。不过此时它还没有名字。
出世没多久,“蛟龙”号便被移至水池,1个月后开始进行水池试验。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它经受了水池的全流程试验,以及水池内的应急浮标试验等。
2008年3月2日,载人潜水器通过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出所检测确认。这一年,潜水器被正式命名为“蛟龙”,取“蛟龙闹海”之意。
初试
2009年8月,海试队员奔赴中国南海进行海试,50米、300米共下水19次。2009年10月3日,在全国人民欢度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之际,“蛟龙”号成功下潜到1109米,完成既定任务。
初试虽然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包括水声通讯设备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接地绝缘检测、底部支架、接地系统、VHF系统的改进,液压系统、稳定翼、视频系统、控制系统、声学系统的完善等内容。
“初次下海,问题不少,这也属于正常情况,为了2010年能顺利突破海下3000米,随后我们组织了大力度的技术改进。”徐芑南说。
2010年,3000米级海试研究的步伐加快,“3000米级海试研究实施方案”、“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改进实施方案”和“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技术改进实施方案”迅速出台。
2010年4月16日,载人潜水器再次被运抵水池,开始水池调试;5月31日上午,第二次海试起航仪式举行。
成熟
2010年5月31日至7月18日,海试49天,下潜17次,4次穿越3000米,最深的一次达到海下3759米。下潜人员还通过机械手把一面五星红旗和一个龙宫的标志物,放到了3759米的海底。那次海试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但是那次海试作业时,机械手的操作、灯光、拍摄的效果都不是很好,海试后我们进行了改进。”叶聪说。
2011年7月1日至8月18日,又是海试49天,其中下潜5次,4次穿越5000米,潜次执行率得到大幅提升;首次获得海底高清录像,摄像技术得到发展。
但702所所长翁震平表示,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改进,包括如何防止取样器里的样品跑掉、改进潜水器的定位系统、提升保存样品的技术、增强应对海上大风浪的能力等。
徐芑南告诉记者,他们争取让“蛟龙”号在明年下潜至海下7000米,为此将作大量的技术调试和改进,但是否下潜的决定权在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手上。他还告诉记者,未来“蛟龙”号可以充当深海的“找矿员”,发现那些蕴藏海底的取之不竭的矿产、生物资源。 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 张胜波 发自无锡、广州 实习生 黄伟谦 何瑞琪 本版统筹:林亚茗 赵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