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学者称中日媒体界应加强交流力求公正

2011年08月22日 18: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日媒体交流目前正处于从磨合到默契的阶段,彼此间既有批评,也有自我批评,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22日在第7届北京—东京论坛上表示。中日媒体界应加强交流力求公正,成为与会者共识。

  论坛前期调查显示,中日两国民众相互好感度下降,这一情况引起了与会者注意。与会学者与媒体人士均认为,两国民众大部分从媒体了解对方,媒体在民众的相互了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马为公惊诧于去年某日本媒体网站关于中国报道的专题竟然百分之百负面,也惊诧于中国对日本地震的援助日本国民却知之甚少。

  来自NHK的论说主任委员加藤青延也问了本国观众同样的问题,“你认为日本媒体的报道客观吗?”只有25%调查者做出肯定回答。他疑惑本国观众不相信自己媒体所做的关于中国食品安全、钓鱼岛等问题的报道。“我们现在的交流平台越来越多,在涉及双方关键问题时相互认识却还有欠缺,而且会形成不客观的报道,值得我们深思。”

  东京大学大学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教授高原明生说,中日媒体对彼此的报道经历了从妖魔化到卡通化再到正常化的阶段,在新闻专业主义和民族主义间如何平衡,是所有媒体都要面临的课题。

  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提醒与会者,媒体只不过是社会和民众当中的一员,不能承担超过其负重能力的部分。在社会的漩涡中,新闻工作者如果不想裹挟其中非常难,不能把媒体的作用过分放大。

  全国政协常委刘泽彭说,媒体可将小事夸大,也可将大事化小,如何避免媒体在报道过程中误导民众,希望两国能就媒体合作和交流认真进行讨论。他建议下届论坛应就“媒体在中日两国民众互相了解时起到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做一个专项调查。

  前国务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顾问唐家璇强调,两国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两国交流中责任重大。他建议两国媒体应该多向两国民众提供积极、正面、客观的信息,帮助本国民众客观、全面、正确地了解对方,两国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之间也应该加强各种交流,真正成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和沟通两国人民心灵的桥梁。(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