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评论称慈善腐败蚕食社会良心 需加速公开重树公信

2011年08月23日 09:1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的一些慈善机构,正以其多项不合慈善行业理念与法则的不良行为,不仅蚕食其作为慈善机构所应有的基本公信力,更在蚕食整个社会的良心。在慈善的本质意义上说,这些形形色色的不良行为,都是一种慈善腐败,侵蚀的是社会信心、良心与爱心。

  在红十字会因“郭美美”事件陷入信任危机之后,最近“中非希望工程”项目爆出“卢美美”事件。卢星宇(被网友称为“卢美美”)24岁小小年纪,就担任这一工程的执行主席,掌控“中非希望工程”上十亿元资金的项目。“卢美美”之父是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而“希望工程走进非洲”项目正是由该协会与青基会共同发起的。

  如果说一些慈善项目的运行正在由血缘、裙带关系把持的话,那么一些慈善机构却在偏离本行搞起商业活动来,红十字博爱项目借慈善卖保险即是,挂着慈善羊头卖起攫利的狗肉,其间浑水谁又能辨得清?正所谓蛇有蛇道,兽有兽道,再不济也可“生财有道”。如此这般,受害的是慈善,伤不起的也是慈善。

  慈善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就在于这是一个需要社会良心浇灌、公众爱心培育的领域。失去良心和爱心,慈善行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慈善的本质意义上,它首先是公开透明的,也就是公众知道自己的爱心到哪里去、怎么去的。同时,它必须是公平公正的,也就是慈善的运行必须处之以公,不可有私。这两个方面做到了,社会良心与公众爱心日盛,源泉汩汩,反之则会干枯。

  所谓慈善腐败,就在于一些人偏离了慈善理念和运行法则,把慈善机构变成了一个牟利的工具、实现个人私利和诉求的平台,最终使慈善的源头出现枯竭。一些慈善机构运作的不公开不透明,一些慈善项目运行的不公平不公正,都对社会良心和公众爱心带来了难以弥合的伤害。在诸多事件发生后,人们火热的慈善行为被迫驱赶进了内心,一些地方的慈善机构捐款少得可怜即是明证。

  一些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可以自毁,但社会的良心不容蚕食。失去了良心与爱心,最终受伤害的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他们感受不到社会的温度,不能获得慈善的援手,他们也许渡不过难关,内心也必定有一种冰冷的失望。因而,当下中国社会公众的慈善诉求即是,务必清除慈善腐败,建树科学的慈善理念,加速慈善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只有及时回应这一诉求,让慈善机构重树公信,中国的慈善事业才有发展进步。(张希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