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2011年08月23日 19:2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夏天,动车追尾、客车燃烧、煤矿透水、桥梁坍塌、石化装置火灾……各种事故接连进入人们的视野。一边是全国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双双下降,一边又是不断出现的各种事故,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实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又是什么?

  在震惊全国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一个月之际,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

  事故调查能给民众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记者:“7·23”事故过去已经一个月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正在温州开展调查工作,我们想知道,这个调查组的职责是什么?他们要做哪些工作?

  黄毅: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承担的主要职责,第一是调查事故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得出经得起检验的结论;第二是认定事故责任,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使其依法依规得到追究;第三是总结汲取教训,提出进一步的整改建议,从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记者:现在事故的调查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黄毅:调查组按照严谨、求实、高效的原则,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测,并模拟事发过程及实验,采集和分析了原始资料,包括解读黑匣子,同时还询问了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了专家论证。由此,调查组已经掌握了大量对事故进行原因分析、责任认定有价值的证据和信息。

  通过初步分析发现,这起事故既暴露出信号系统设计上的缺陷,也暴露出应急处置和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可以说,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和防范的重大责任事故。

  记者:有人担心,由于铁路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环节都是由铁路部门来主导的,这起事故的调查是否能给公众一个公正、令人信服的结果?

  黄毅:完全可以。这次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独立性非常强,事故调查组的成员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其中包括两院院士,他们完全能本着公正、科学、严谨态度,搞好这次事故的调查工作,给社会、给民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这点可以放心。

  记者:“7·23”事故使公众产生了一些不安,但我国安全生产的整体形势究竟如何?

  黄毅:客观来看,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国在连续八年实现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双下降的基础上,今年以来仍然呈现这种双下降的态势。截止到8月21日,全国各类事故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一次性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同比减少6起,下降75%。

  但是,我们既要看到总体好转的一面,也要看到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一面,尤其是进入下半年,特别是7月份之后,各类事故特别是一些重特大事故出现了反弹的态势,而且还出现了“7·22”、“7·23”两起特别重大的交通运输事故。

  减轻安全生产压力需要降低不合理需求

  记者:7月以来,广西、贵州等地接连发生了煤矿透水事故,这有汛期雨水较多的客观因素。但其实汛期每年都有,防治操作规程也比较完备,为什么还会发生重大透水事故?

  黄毅:这几起透水事故教训非常深刻,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缺乏防范意识,没有认真落实各项安全规定,甚至非法、违法生产。另外,我们确实也还需要加强和完善安全技术手段。

  记者:我们能不能说,其实大部分在雨季的水害都不是天灾。

  黄毅:其实真正的天灾很少,基本上都是由于本身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认真地执行有关防范水害的规定。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记者:虽然今年夏季一些事故有所凸显,但我们知道,曾经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老大难”,也就是煤矿安全的问题,其实是有所改善的。

  黄毅:是的。近十年来,党和政府从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法制建设、专项整治、科技进步和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都采取很多措施,使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呈现出整体稳定、趋向好转的态势。

  与前十年相比,我国煤炭产量由年产17亿吨增长到35亿吨,但事故死亡人数由每年7000多人减少到2000多人,煤炭生产的百万吨死亡率由最高的4.9降低到0.49,安全生产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需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记者:这几年煤矿安全形势其实是在煤炭供求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取得的,无异于逆水行舟。所以有人说,煤炭的供应不应该再迎合需求的无序增长,现在供给和安全的弦已经绷得太紧了。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目前供给、需求,以及安全的关系?

  黄毅:确实,近年来煤炭产量持续大幅增长,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持续紧张,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事故。釜底抽薪之策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降低煤炭的不合理需求,缓解其对安全生产形成的压力,同时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发挥其综合效益。

  消除隐患还需要从人的意识和行为着手

  记者:过了夏天,在极端天气情况减少之后,安全生产工作的压力会不会减轻一些?

  黄毅:不会。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切从零开始,要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有松懈。历来第四季度都是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到了年底,有的企业和单位赶任务、抢工期,出现了忽视安全的倾向,这时更需要防范。

  每到四季度开始的时候,我们会针对这个时期的特点,专门部署安全生产检查,了解隐患排查治理的情况,从而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

  记者: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事故发生存在怎样的规律?

  黄毅:很重要的一条规律就是事故缘于隐患。因此,排查治理一个隐患,就有可能防范一起事故、增加一份平安,这也是符合安全理论学界海恩法则、墨菲定律的。

  记者: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从预警到处置这根长长的链条上,我们有哪些突出的薄弱点?

  黄毅:如果预警这个环节把握得好,我们就能及时地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从而化解风险,防范事故发生。应该坚持关口前移,把工作做在前面,善于从源头抓起,善于从治理隐患抓起,有效防范、坚持遏制事故的发生。

  记者:隐患的发现并不容易,我们应该怎样去发现隐患、治理隐患呢?

  黄毅:隐患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的隐患,包括设备、设施本身存在的不安全的缺陷、漏洞,这是看得见的隐患;第二类属于隐性的隐患,即人的不安全意识、不安全行为,这是最大的隐患。如果这种隐患不能根除,即使再好的措施和制度也很难得到落实。

  所以说,我们既要治理明的隐患,同时也要采取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安全意识,消除不安全行为,两种隐患都要治理。在这其中,人是最根本的因素。(记者朱立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