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扶跌倒老人,竟然成了两难,救不救失火手术室的病人,也成了两难。这背后,道德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找到那些技术和制度的不足并改进,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
据《新京报》报道,卫生部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跌倒老人不要急于扶起,不要随便搬动,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从南京彭宇案,到天津许云鹤案,老人跌倒是否应该扶起,不断引发道德争议,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卫生部强调出台这样的技术指导“与社会事件无关”,但不少人还是把这两件事“凑”在了一起。
卫生部此举并无不妥。一直以来,关于老人跌倒话题的讨论,有人将道德批判和技术专业的追问混为一谈,甚至用道德批评替代了对技术专业的追问。其实,道德和技术并不矛盾,帮助跌倒的老人,既需道德自觉,也需技术指南。解决道德问题,可以避免“老人跌倒无人帮”的困境,而多一些“扶跌倒老人技术指南”这样的科学知识,同样能让更多的人放弃恐惧心理,敢于伸出援手。
或许,面对老人跌倒,很多人并不是担心扶起会被对方反咬一口,真正担心的,是老人身体的特殊性,他们多身弱体衰,疾病缠身,一跤跌倒很容易引发意外的伤害,此时,倘若仅凭着一腔热肠施以援手,则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导致老人受到二度伤害。
对此,卫生部的“技术指南”无疑显现出了其价值,它从医学的角度归纳了老人跌倒后可能引发的伤害后果,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解决办法,如此实用的指南,有利于改变人们在面对老人跌倒后束手无策的尴尬,通过制度规范的引导,帮助人们摆脱畏惧行善的心理。
最近的上海手术室火灾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当事故发生后,舆论大多批评医护人员临阵脱逃。可是,最终的调查结果,却非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原来当时手术室失火后,医护人员面临着两难:不搬离病人,病人会有生命危险;若要搬离病人,因为手术床是固定的,必须去除病人的呼吸机,采用简易呼吸器,这势必会让大量有毒气体进入病人体内,病人也有生命危险。
因此,在追问医德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追问,为什么医护人员会陷入“两难”,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制度性因素?如果医院的各种应急保障制度和设备到位,比如病房安装有淋浴器可以灭火、手术床可以移动、有备用电源,病人可以被安全地转移,医护人员还会成为“医跑跑”吗?
扶不扶跌倒的老人,成了两难;救不救失火手术室的病人,也成了两难,而这背后,道德其实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找到那些技术和制度的不足并改进,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这往往是被很多“道德批判”所淹没的问题。
当然,话说回来,考虑到技术性的因素,并不是说公民的道德自觉就不重要。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帮扶跌倒的老人,但是,给120、110打个电话总该会吧?道德自觉和技术知识双双具备,或许倒地无人帮扶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