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笔者在香港见到几乎所有平面、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都刊登了一条让人十分震惊的消息,据某某省的网络绘声绘影的描述,说省委书记在街上遭枪击,身中五枪。为此,香港一些媒体还用长途电话采访当地多个政府部门,不是无人接听,就是拒绝回应,都得不到任何答复。直至第二天,该省政府网站发出了这位领导下基层视察的新闻,人们才恍然大悟,这又是一起谣言。碰巧的是,9月1日的《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当前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传言,其中一些传言被证实是真的,一些被证明是半真半假,更有一些是彻头彻尾的谣言,让人们无所适从。为何现在谣言这么多?文章得出结论:谣言只是表面现象,它体现的是社会信任度的降低。
谣言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么多人信谣、听谣、传谣。据郑州晚报报道,因为微博上谣言满天飞,竟引出了民间打假组织成立微博辟谣联盟,短短两个月已经成功辟谣113起。
国人何以如此容易轻信谣言?
其一,相当多的人思辨能力不足,识谣、析谣、辨谣能力低,缺乏分析、反思和质疑等批判精神。现在反观今年3月的抢盐风潮,问题并不在于国民事先不知道中国有100多万吨食盐库存,而实质在于谣言传播的短时间内,大多数人都暴露了随大流的秉性,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研判能力。试想,如果国民在谣言传播之初就认知了吃碘盐不可能防辐射这条科学常识,那么这场抢购风潮还可能发生吗?
谣言止于智者。在国民素质层面,我们应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范围,加强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特别是从娃娃抓起,增强国民不从众、不从流的独立思考研判思维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对谣言的辨识能力。
其二,某些政府的信息公开力度小、速度慢。在现代社会,信息公开是通则,不公开是例外。凡涉及公众利益的重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都应也必须及时加以披露。尽管这个问题近年已经引起重视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定,但因反应迟钝而造成工作被动的情况仍时有发生。8月13日,婚姻法新司法解释正式实施。随即婚前房产的加名税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又是一个什么税?为什么有的地方征,有的地方不征?这些政策,百姓弄不明白,媒体也在追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税务方面的最高机关。然而,直到三个星期之后,有关权威的声音才正式出来。其实及时给个说法,到底有多难?为什么非要等到各种传闻、谣言、猜想满天飞的时候才“以正视听”?
上述两条共同造就了当今一个“不敢信任”的社会环境。不敢信任企业: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漂白蘑菇……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感叹“还有什么东西能吃?”不敢信任某些部门的官员:在“躲猫猫”、“林松岭案”、“七十码事件”、“故宫N重门”等事件中,某些部门因利益掣肘而作出的公共行为,遭遇强烈的社会质疑。不敢信任专家:近年来,近似于骗子的“养生专家”、被发现收了企业红包的“代言人专家”以及说出类似“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是自行车太多了”等匪夷所思言论的专家,实在让人失望。此外,还有不敢信任的执法者、不敢信任的媒体等等。
谣言满天飞,降低了社会信任度,扭曲了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和谐。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865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2.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说谎之风日渐泛滥。
笔者认为,必须正视上述两大问题,在国民素质方面,让谣言止于智者;在公共服务层面,让谣言止于公开。这当中,更关键的还在于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组织能否主动作为,回应社会关切,深化政务公开,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加强权威力,建立并完善鼓励诚信、有利于重构社会信任的制度体系。如果确实有这份责任、勇气和效率,谣言沸沸扬扬的市场当被大大压缩。(屠海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