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评论:明码标价的情感节目伤真情

2011年09月15日 14:1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作为电视台收视大战的又一块阵地,近年来情感访谈类节目已成“标配”,越玩越过火,两性话题、婚外恋等话题成为收视法宝。更有电视台虚构剧情,找临时演员洒狗血演出博眼球。临时演员酬劳从80元-120元每场不等,而编剧则是以1000元起跳,为的就是将情感节目全面娱乐化。(9月14日《华西都市报》)

  有人说,“人生如戏”,所以生活中从来都不缺乏演员,不管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也有人说“谈什么别谈感情”,物质越来越丰富了,感情却越来越稀薄了。富有创意的导演们却拥有“发现”的眼光,他们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情感节目也在全国各地争相上演,如火如荼。

  编剧们别出心裁,演员们完美演绎,情感节目的虚火就越烧越旺。从表面上看,电视台“收视长虹”,影响力大幅度提升;编剧、演员也是进账不断、“荷包鼓鼓”,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然而,明码标价的情感节目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首先,虚构的感情,让社会信任的链条更加脱节。一些人习惯了去怀疑、去揣测,却不愿意去相信。虚情假意的情感节目,则加剧了信任的流失;如果连情感都是虚构的、人造的,我们还有多少东西可以去相信?其次,利益的追逐,坍塌了底线伦理。按理说,临时演员也要穿衣吃饭,靠自己的本事挣钱无可非议;问题就在于临时演员打着“真实”的幌子,给老百姓上演了一幕幕滑稽的闹剧。以《情感密码》为例,“生了儿子就得养到老”,荒唐的言语,刺激了公众关于生儿育女的那根脆弱神经,也挑战了“养儿防老”的传统伦理。此外,标杆效应,加剧了社会心态的浮躁。《非诚勿扰》火了,相亲节目便一哄而上;《爱情保卫战》红了,情感节目便接踵而至。拜金主义喧嚣尘上,功利主义大行其道,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浮躁的情绪进一步传染。

  在泛商业时代,一切具有卖点的商业符号,都被搬上荧幕,成为“眼球经济”的作料。两性话题也好,婚外恋也罢,口水越多也好,争议越大越妙,有话题才会有注意力,有注意力才会有“生产力”。明码标价的情感“演员”,论斤论两的感情,都只不过是文化快餐中的一道添加剂。在有些人看来,现实收入、物质利益“比泰山还重”,而底线伦理、社会公德却“比鸿毛还轻”。(杨朝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