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农民工及非本市十城区居民户口的城镇户籍人员积分制入户名单第二次公示结束,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正式公布了1000名积分制入户名单。在积分入户政策上,大学本科可得80分,紧缺工种得10分,参加献血、慈善捐赠等社会服务等也可得分,单项最高分不超过10分。(9月15日《南方日报》)
对于即将通过积分入户政策成为“新广州人”的千位行业精英来说,这无疑是桩大喜事。这种身份的变更,可以看作是城市对其辛勤劳动的价值肯定,也展现出城市的包容与接纳。
这份名单体现了积分入户制度设置的初衷,增强了外来人员对城市的归属感,让他们更加有希望、有盼头,更加辛勤劳动。但细研积分入户的计算方法,给人感觉仍有瑕疵。
“博士(100分),硕士(90分),大学本科(80分),初中(5分)。专业或工种积分:紧缺(10分),重点发展行业(10分),近5年内,参加献血每次积2分;参加义工、青年志愿者服务每满50小时积2分,最高不超过10分……从积分计算办法上可以看出,高学历是首当其冲的得分大项,而相比之下,献血、做义工、志愿者服务都变成可有可无的鸡肋。而广州有大约450万非广州户籍人员,与庞大的分母相比,每年1000个积分入户指标显然是僧多粥少。这样看,积分入户的象征意义明显大于实际意义,但正因如此,制度设计才更需要体现出城市户籍开放的公平、平等。
将学历作为权重最大的计算项,固然有着设计者的良苦用心。与是否献过血,有否慈善捐赠相比,学历显然最容易核实,造假的可能性最小,数据统计也相对容易,一纸学历证书立刻高下可分。而按照传统观念,在高等学府中走过一遭的人,多数都算得上是读书人。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拥有稳定工作、住房的比例都相应地会高一些。推导出的结论,自然是这样的“英雄”更是城市急需的人才。
然而,这样的考评体系,貌似是在尊重知识,实际上偏离了积分入户的本意。对城市贡献的大小,不应从过分狭义的角度考量,对于众多未必满十八岁就进城打工、在城市生活数十年的进城务工人员来说,他们将生命的黄金时间都给了城市,他们对城市的贡献,未必就不如一名刚刚毕业的博士。可按照这一计分法,他们的得分是如此的悬殊。其实,这些子女只能在城市借读的学历相对较低的打工者,对于打拼了大半辈的城市的依附度,显然要比那些更有条件自由迁徙于各大城市的高学历者高得多。
城市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也是见仁见智。就拿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来说,每到年节,都会呈现出保姆荒、废品荒、用餐荒的迹象。从这一点上来看,城市对于人才的包容和吸纳应当体现出兼容并济、广纳百川的精神,而不宜以学历论英雄。鉴于广州千人积分入户名单仅仅是首次试水,也需要在以后的推行中不断完善,建议未来各地在设计积分入户时,都能够进一步细化考评的项目,将居住年限、现实贡献等因素纳入计算内容,提高缴纳社保、参加志愿服务等对城市有益贡献项目的评分比例,更加公平地圆更多外来者的城市梦。(刘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