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青岛日报:公租房成为“公平房”的三重涵义

2011年09月22日 17:08 来源:青岛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月19日,温家宝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公租房建设。会议要求,公租房面向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单套建筑面积以40平方米为主,租金按照略低于市场价格的原则确定。

  不能租廉租房,却买不起经济适用房;不能买经济适用房,却买不起商品房;刚刚毕业,收入不低但没有积蓄,买不起房又租不到便宜、稳定的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夹心层”。在这一背景下,由政府建设、低于市场租金出租、能长期稳定居住的公租房,成为填补当前住房保障体系空白的希望所在。

  2010年6月,住建部七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满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公租房的面积、租金标准和面向对象,吹响了公租房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号角。

  公租房,要想好事办好,妥善解决“夹心层”问题,就必须成为“公平房”。首先是不分户籍一视同仁。此前相关规定只是提出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供应范围”。由于非强制性要求,一些地方便以“尚处试点阶段”等理由,将外来务工人员挡在公租房的门外。

  事实上,与经适房等相比,公租房更有资格打破户籍栅栏。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才是城市租房的主要群体,他们相对于本地市民而言,更需要得到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同时,公租房属于过渡性解决办法,使用具有周期性,一旦租户有了支付能力,就可以离开公租房,到市场上购买或承租住房。通过加快公租房的流转使用,我们可以为更多的人解决住房困难。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外来务工人员同等列为公租房保障对象,如是平等理念为公租房增添了一抹暖意融融的亮色。

  其次,不能重“白领”轻“蚁族”。此前,北京、深圳等地公租房多分配给政府关注的“重点”企业“高级”人才,这一现象引发广泛质疑。在目前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矛盾没有缓解之前,将公租房用于不符合保障条件的 “高端人才”,有悖公租房建设的初衷,扰乱了公租房的分配机制。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公租房,必须恪守住房保障的理念,而不能异化为城市向高端人才伸出的“橄榄枝”。

  此外,在满足居住需求上同等对待。无论收入高低,房子好坏,人们的居住需求是相通的。与商品房、经适房等相比,公租房固然无法做到 “诗意的栖居”,但也应充分考虑到租户的切身利益,尽可能做到人性化。公租房是权利不是施舍,用心打造公租房,把困难群众居住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公租房成为“公平房”的关键所在。(张遇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