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性别比
课题组的研究还发现,放开“单独”对广东性别比和老龄化的影响,短期内效果不彰,要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观察,才见成效。
性别比失衡一直是广东久治不愈的顽疾。五普时,广东省的性别比高达100:130(女性为100),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1988年从广东分出去的海南省。2010年,该省的性比别降到100:109,而出生人口正常的性别比范围,在103~107之间。
翟振武说,放开“单独”对性别比纠偏的作用有限,因为广东的独生子女主要在城市,而性别比的失衡主要在农村。
这一状况早已有之。在1941~2000年间,广东省的性别比只有3年在正常的范围内,没有1年低于106。
按中山大学人口所所长李若建的研究,计生政策与性别比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在相对宽松的政策下,民众通过数量选择性别;而在数量的空间被压缩后,就异化为通过质量来选择性别(即抛弃女婴)。1997年广东省计生政策收紧后,1998年,广东省的性别比就突破了130。
在2005~2007年间,人口学者宋健、刘爽、王金营、江立华分别对甘肃酒泉、山西翼城、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4个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执行较为宽松人口政策的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与周边地区相比,这4个试点城市的性别比更为正常,且“越来越正常”。
受访专家说,这表明性别比的变化确与人口政策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人口政策越宽松,性别比越趋于正常。
难撼老龄化?
“单独”放开对于广东省人口结构的影响,也要分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况。
南开大学教授原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短期来看,放开“单独”对广东的人口结构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他为《中国新闻周刊》提供了一个计算思路,以证明想通过二胎政策的放松来改善老龄化,根本是一厢情愿:2010年,广东省人口1.04亿,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703万人,占6.75%(老龄化水平=老年人口数量/人口总量)。如果想降低一个百分点,需要做什么?这703万你不能动,因为那是已经生下来的,是1949年之前出生的那拨人活剩下的。你只能动分母。分母要加进去1770万人,老龄化才能降一个百分点。而广东户籍人口一年才出生100万!
但是,如果这个1770万分10年加,一年就只需177万人,如果分20年加,一年只需88.5万人。“所以老龄化问题,要放在一个超长的周期当中看。”原新说。
翟振武说,如果现在全面放开二胎,到2030年,广东的老龄化可能会降低两到三个百分点。而只放开“单独”,对老龄化的缓解就要小很多。
“六普”数据显示,广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75%,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12%。这种较为年轻人口结构的很大一个因素,是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在广东2100多万外省流入的人口中,90%以上是15~64岁的劳动人口。如果刨除外来人口,广东省户籍人口的老龄化则为8.98%,比全国的平均数据高出0.11个百分点。
广东省老龄委在今年6月份发布了一份《广东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与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预测,在以后的几十年,广东省将以年均接近3%的速度进入老龄化,并于2048年达到高峰。届时广东的老龄化程度将达23.84%,是国际标准的两倍多。届时,两个劳动年龄人口就要抚养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目前的3倍。
抚养比的变化,最终会投射在经济发展上。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的研究表明,中国总抚养比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提高0.115个百分点。在1982~2000年期间,中国总抚养比的下降,推动了人均GDP上升了2.3个百分点,对同期人均GDP增长的贡献率在25%左右。
张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正是他的担心所在。“如果劳动力人口比例小,创造的财富就会少。为什么欧洲现在延长退休年龄?就是为了增加劳动人口比例。”
丘海雄则指出,随着物流成本的降低,以及相比沿海更为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开始向内地转移。这是一个缓慢而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
对于外来人口出走所留下的巨大缺口,彭希哲提出广东省有两个途径加以弥补:一是增加本地户籍劳动力的供应,延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血脉;二是产业转型。这两者与计生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前者需要放松农村的计生政策,以增加体力劳动者的供应;后者则需要放松城市的政策,以增加脑力劳动者的供应。
“要考虑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主要还是看它的户籍人口,”彭希哲说:“广东现在是1亿400万人,以后要发展到1亿2000万。与其让外地人进来,还不如自己生出来。对广东来说,总归我要提供1亿2000万人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