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学者称近年极端天气未超越历史 末日说属无稽之谈

2011年09月27日 16:53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史上最热”断言被历史“打耳光”

  (上海)市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上,葛剑雄教授以历史的眼光看天气,指出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并非唯一可能

  全球变暖是现阶段气候变化的现实,若作为未来气候发展的唯一可能,科学证据不足。昨天,上海市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开幕,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作报告时指出,气候变化表现极其复杂,全球气候变暖的论断,是在无法确定气候变化真正原因的前提下,利用排除法将其归咎于碳排放。实际上,气候的变化周期往往要超过200年,世界范围内时间最长的现代气候观测站却不超过200年,近年出现的所谓极端天气均未超越历史上的最冷或者最暖时期。

  古代天气暖于现在

  “史上最热天气”,“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大量碳排放造成地球温室效应,若干年后,海平面将上升”……类似的断言常常见诸报端,若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分析,会被历史证据一次次“打耳光”。

  以气候变迁为例,我国古代时期的天气要比现在暖得多,每年的平均气温大体要高出2℃。例如,甲骨文中没有“冰”字,到春秋时,才有文献记载冬天收集冰以备夏天消暑。相反,甲骨文中却多次出现“象”,也就是表明在今天河南安阳一带,曾生活有许多亚洲野象,而河南简称“豫”,字形的含义正是用矛投象。葛剑雄指出,虽然动物生存习性受到气候变化的驯化,但整体变化不大,从一定程度上能反应其生存环境中的自然条件。

  其实,人类较为系统的观测和分析天气是近一两百年的事。拥有160年以上历史的气候观测站,全球只有50个,其中90%在西欧。报道天气状况中的“有史以来”,应该是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若放眼几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就算是目前已经“全球变暖”了,也远不及人类曾经经历过的“高温天”。至于未来,全球变暖也肯定不是唯一的可能性。

  “当然,人类应该尽最大努力,消除社会发展对气候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应更为密切地关注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葛剑雄说。

  史上灾害更甚于今

  地震频发,洪水凶猛……自然灾害似乎越来越多。若翻看古籍,会发现历史上的自然灾害更甚于今。明朝嘉靖年间,陕西华州地震的死亡人数估计在100万左右,其中有名有姓记录在册的死者就有80多万。至于大洪水,20世纪黄河中游洪水量在每秒23000立方米,20世纪下半叶最高洪峰时每秒水流量为18000立方米,清道光23年(1843年),陕县洪峰达每秒36000立方米。

  而且,越久远的年代,记录各种自然灾害的史料越少。同时,受制于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思想观念,每次自然灾害也不是都会被记录保存下来。仅从逻辑上看,早期自然灾害的记录少,不代表实际发生的自然灾害就少;如今自然灾害屡有报道,也不代表灾害密集高发,很可能只是人们的关注度提高而已。葛剑雄说:“那些所谓灾难越来越多的末日说,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纯属无稽之谈。”(记者 马亚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