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学者析辛亥革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功勋

2011年09月28日 10:03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编者按:作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上海市社联、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上海市历史学会今天联合主办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化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辛亥革命与近代化、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新媒体与辛亥革命等主题展开研讨交流。本报今摘要刊登部分专家的发言,与读者交流。

  辛亥革命是中国2000多年来第一场完全不同于往昔所有农民战争、改朝换代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革命,是一场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改变了20世纪亚洲及世界的革命。尽管这场革命有许多不足,还有太多的事它没有做,或没有做好,但它巨大的历史功勋,是无法抹杀,也不容低估的。

  以下四大历史功勋,我觉得特别值得纪念。

  其一,辛亥革命是一场政治革命,它对于如何大力推进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关注并不多,它的注意力集中在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变革上。它的第一大功绩就是结束了已延续2000多年主权在君的王朝政治,开始建立起主权在民的共和政治。当然,真正从制度上、程序上、方法上及具体运作上落实主权在民,使共和政治名副其实,还需要长时间继续探索和艰辛努力,但辛亥革命已经做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根本改变。此后,谁想复辟帝制,重建王朝政治,谁就会立即为人民所抛弃。辛亥革命志士们在借鉴和吸取西方共和制度的成功经验时,曾一度非常热心地试图将西方联邦制、分权制、地方自治、多党制或两党制等制度移植到中国,但很快就发现,这些制度并不适合有着悠久大一统国家管理传统和经验的中国,他们努力做出调整,在这方面,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其二,辛亥革命是一场民族革命。它因力挽列强瓜分中国的严重民族危机而勃兴。它结束了满人享有各种特权的独尊地位,结束了已在相当大程度上沦为列强在中国代理人的清王朝,以“中华民族”这一全新的民族共同体概念,将中国由来已久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辛亥革命志士们高呼“排满”口号进行广泛社会动员,并曾一度企图效法西方许多国家,建立汉人单一民族的民族国家。但是,在深入了解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必然性之后,特别是在深切认识列强竭力挑拨中国国内民族关系,企图借此分裂中国、肢解中国的阴谋后,他们毅然用“五族共和”旗帜取代先前的“排满”旗帜,这无疑有利于推动国内各民族的平等联合和共同奋斗,有利于凝聚国内各民族,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变成国内各民族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这一全新的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新的强大动力。

  其三,辛亥革命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文化革命。这场革命,发端于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支柱——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责任伦理,并使这一责任伦理具有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传统的观念,衍生出兴中会“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黄花岗烈士“献其身于国而不私”、“为民族争光荣,为国家求生存”等现代观念,这是辛亥革命志士们舍生忘死奋起革命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文明在前所未有的磨难中一洗先前一度自我陶醉、自我封闭、耽于安乐的萎靡之风,在内忧外患的重重考验中,勇于反省,勇于自我批判,使生生不息、奋进不已的中华文明根本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高扬,走出了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再造辉煌的极其重要的第一步。

  其四,辛亥革命是一场将民生放到非常突出地位的革命。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表明中国革命者从一开始就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辛亥革命志士们,有宏大的世界视野,他们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成就,同时,更深切地关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冲突、社会问题。正是立足于解决中国民生问题,他们从一开始,就努力将中国革命和防止中国走上西方资本主义道路、防止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经常更加倾心于西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等等立足于批判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思潮。当然,如何方能真正解决中国民生问题,还需要更加艰难的探索和实践。辛亥革命的大多数志士仁人,都曾一度醉心于西方启蒙主义,但不久就觉悟到启蒙主义要成为现实,不能离开中国所固有的国情。历史总是在不断试对和不断试错中前行的。试错,同样是先哲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就以上四点而言,我们都正是辛亥革命所开创的事业的继承者和光大者!(姜义华)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