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 2011年9月21日消息,针对“一票否决”事项过多过滥的问题,江西省委、省政府近日决定对此进行规范和合并。这是继河南、广东、新疆等省区之后,又一个省清理“一票否决”事项。但在这些省区清理的同时,今年一些地方又在出台新的“一票否决”事项,如保障房建设、食品安全、控制房价。记者查阅多个省市颁布的文件,粗略统计,“一票否决”事项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节能减排、食品安全、招商引资,乃至恪守孝道、遵守师德、体育活动、环境卫生等,仿佛没有什么不能“一票否决”!
每一项制度都是带着某种历史使命而诞生的,在某一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里发挥它特定的作用。毋庸置疑,“一票否决”也曾经在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进程中发挥过不可或缺的力量,并且从它最原先的作用中引申出其他社会政策效应,进而成为各级党政部门的“管理法宝”,直至它的效用不断美化、扩大演变为一种流行的行政管理手腕,近期这一行政管理手腕更是显得“泛滥”起来,诸如体育活动、尊师守德、环境卫生等都开始执行“一票否决”,仿若只要是“一票否决”的,就一定是领导关心的、下属努力达成的,否则,任务就完不成,事情就办不好。如此泛滥成灾的“一票否决”也更多地将其弊端泛滥成灾地暴露出来:为达成目标而弄虚作假;为完成任务而疲于应付;身心俱疲、压力繁重;实事干不了几件,形式主义一大堆;弄得基层怨声载道,群众跟着受累……
针对时弊,总是会有新方法、新对策出来予以纠正,探索完善。河南、广东、新疆、江西等省近期都提出不同政策,逐步清理“一票否决”。清理“一票否决”是寻求管理机制创新的一大步,但是如何在清理工作结束后,找到一套科学合理,能把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政府行政管理工作要点联系起来,形成一套可以互相制约、互相激励的考核评价制度才是根本。这套科学的考评机制,应该是能突出工作重心、明确责权关系、能够互相监督、群众参与评议、奖优罚劣、可以量化的综合性评价标准。它既可以避免“一票否决”带来的 “一棍子打死”、“白忙活一场”的独断性,也更加人性化地加入群众的心声,为进一步提高改善今后的工作吸取意见和建议。它的突出工作重心,让基层在干工作的时候摸得清轻急缓重,找得准方向、目标。它的互相监督能够充分发挥出人的优势,弥补制度的缝隙、工作的漏洞。
当“一票否决”的亮相率越来越低的时候,才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社会管理的创新才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陈思亦)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