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基层干部网络运用普遍滞后 面对舆情多眼高手低(3)

2011年10月02日 13:03 来源:新华网-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提升官员执“网”能力

  今年7月下旬的“四川省阿坝州锰渣污染涪江”突发环境事件中,地处下游的重庆市民也出现恐慌苗头。重庆环保局迅速通过拥有22万粉丝的“重庆环保”官方微博,24小时滚动发布水质最新监测情况,重庆40个区县环保官方微博“一呼百应”,同步转发“重庆环保”首发信息,网友竞相转发。同时,网络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手机报等快速跟进,形成立体式发布网络,实现信息全公开,人群全覆盖,快速形成主导舆论,将传言淹没在真实信息的“海洋”里,受到了重庆市民好评。

  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对舆情的快速、公开、透明的回应来源于过去的“吃亏”教训。前几年经历“彭水诗案”、“最牛钉子户”等网络事件后,重庆总结经验教训,对官员开展网络培训案例教育,推动部委办局和区县党政“一把手”定期与网民开展在线交流,建立突发事件网络首发和日常回复制度等,使各级领导干部的网络素养有大幅提高。

  “现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一些区县和部门变过去‘捂、堵、删’的简单被动做法为主动说、及早说、公开说,产生不少类似于重庆环保应对水污染的成功案例。”周庭勇认为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进步。

  分析近年影响较大的网络舆情事件,研究网络舆情的专家学者也得出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凡是本地区或本部门曾经发生过有一定影响的网络舆情事件,这些地方或部门的领导干部对网上舆情就更重视,对网络事件的处置也更及时得体,并且往往是“受伤”越深,重视程度越大。但如果全部靠“吃一堑”才“长一智”,其代价未免太大。

  党建学者、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在其主编的《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一书中指出,在当今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民众对表达途径和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多样化了。如果仍沿用过去的套路,对民意和其他信息的感受不灵敏,传递不准确、不及时,那么,人们对执政党的信任就会迅速下降,对执政党的能力表示怀疑。

  “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失去执政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长期依赖传统的沟通手段,而后起的反对党则更能利用现代沟通手段争取公众的认同。”王长江在总结他国执政党成败教训后如是说。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互联网管理部门官员和专家学者也持相同看法:正确认识网络、关注网络、包容网络、接受网络、使用网络,具备一定的网络素质和能力是网络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应当从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提高官员的网络执政能力。他们建议,要有计划地开展培训与学习,把网络内容纳入到地方和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把网络知识纳入各级党校培训课程,把领导干部网络素养纳入领导干部考察、考核体系,以提高各级干部对网络的认知水平和运用能力,打破干部对网络的畏惧、畏难心理。

  本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些重视执“网”能力提升的政府机构和官员,也开始尝试利用网络引导舆论、获取反馈,与公众交流,在网络上发出理性、客观、正面的声音。一大批有号召力、影响力的“官员意见领袖”在网络上也十分活跃。

  拥有百万粉丝的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是最受网民关注的“官员意见领袖”。在日本核泄漏引发的抢盐风波中,一名网友3月16日在微博上向蔡奇报料:“蔡部长,现在全省在哄抢食盐,请省领导关注”。数分钟后,除蔡奇外,微博新人、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和杭州市卫生局长陈卫强相继在微博上作出回应,告诉网民核辐射监测结果、食盐供应充足、碘盐无助抗辐射等等,官员的安民告示在短短数小时内被转发了数千条,这些及时的言论引起网民广泛好评。

  在蔡奇的带动下,浙江省组织系统90%的干部已有个人微博,全省有三千多名干部拥有微博,形成了微博上的“浙江军团”。在“7·23”动车事故中,浙江政务微博集体发力,以及时、坦诚、公开的发声,在网上弥漫的一片质疑与不满的情绪中,赢得了难能可贵的理解与好评。

  “官员主动触‘网’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不能捡了话筒,就扔了扩音器”。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副所长李未柠指出,现在有种倾向:似乎官员都到网上开微博,与网民在线交流就能引导好网络舆情,代替媒体功能。

  她认为,媒体的专业性、独立性与公信力是官员不可替代的。如果在一些重大公共事件中传统媒体关键时刻“被失语”,将导致党委政府和媒体公信力下降,网络传言的公信力反而增强。而如果主流媒体舆论通道及时且畅通无阻,完全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微博等网络信息就不会被如此追捧。

  受访专家建议,当前应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等文件的要求,切实保障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采访报道权,以权威、准确、客观的声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才能减少网络谣言、偏激言论的空间。(记者黄豁季明李舒)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