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了民众的民主自觉
那些人。
章太炎:与孙中山、黄兴并称“辛亥三杰”
章太炎(1869-1936),
浙江余杭人。曾与孙中山、黄兴并称“辛亥三杰”,鲁迅称其为“革命的先觉,小学(文字学)的巨匠”。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成立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
1917年,章太炎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1920年拥护“联省自治”运动,反对国民革命军北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章太炎采取不合作态度,自命“中华民国遗民”,曾遭国民党上海党部通缉。章太炎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经学等方面,均有成就。
蔡元培: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蔡元培(1868-1940),
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民国元年(1912)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1916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被迫辞职后,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1927年后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蔡元培是一位极为重要的先驱,他能以翰林之身参加革命,成为著名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者,并一生坚持进步,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独一无二。
香港“三李”:耗费家资资助革命党
李煜堂(1850-1936)
广东台山县人。18岁随兄出洋,经过数年积累返回香港,创立金力源、永利源两家药材行。辛亥革命前,他把金利源药材店作为革命活动的秘密联络点。广东光复后,被举为财政部长,在职只有6个月,随后洁身而退,专心于开发实业。
李自重(1883-1971)
17岁时,在电力公司研究电学。1900年,遵父命赴日本专习军事,其间,他结交了冯自由、刘成禹、马君武、胡毅生等人,同他们的关系很密切,他们信仰孙中山三民主义,先后加入同盟会。
李纪堂(1873-1943)
(见左图),东新会七堡冲历村人。香港富商李升之第三子。1895年结识孙中山。次年其父病逝,分得遗产百万。1900年加入兴中会,被委为该会财政主任。自此,常以家资捐助革命活动。1902年与洪全福等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共耗家资50万,家业由此中落。
所谓“香港三李”,分别为辛亥时期的香港革命富商李纪堂、香港银行业和保险业富商李煜堂和他的儿子李自重。“香港三李”为革命出钱出力。
那些事。
民族资本主义
迎来黄金十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辛亥革命后的10年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1913年中国现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082万元。到1920年,现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另据估计,中国现代工业1914—1920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3.8%,特别是钢铁、采矿、水泥、机器制造等重工业出现了一些大型企业。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1920年比1912年增长了2.5倍。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发展慢,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又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扩张,到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结束。
新文化运动
倡导民主科学
辛亥革命过后,为了寻找国家的出路,各种思潮蜂拥而起,纷纷亮相。改良主义、立宪派在辛亥革命前后曾经发生过很大影响,但由于本质是维护封建制度,随着革命的进展,其主张自然被淘汰出局。新文化运动当之无愧地成为思想革命的主流。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为起点,并以此为主要阵地。陈独秀、李大钊、吴虞、鲁迅等人猛烈地抨击尊孔读经,坚决反对封建统治阶级麻醉人民的纲常伦理,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陈独秀响亮地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大声疾呼反对旧文化、旧道德,唤起民族觉醒,追求民族的解放与进步。在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人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新文学革命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浩荡气势,打开了中国思想进步的闸门。新文化运动有力地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成为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发展进步的时代主流。南方日报记者 王巧桥 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