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
2011年10月1日,正午,北京,天安门广场。
一幅高6.18米、宽5.24米的孙中山先生画像,矗立在天安门广场——这个被称为“共和国心脏”的地方。
此时,天安门广场鲜花竞艳,游人如织。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孙中山画像,用这种质朴的方式,向这位革命的“先行者”致敬。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抚今追昔,人们欣喜地看到,100多年来,广大仁人志士“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努力,最终得到了丰硕回报——
国际地位日渐提高,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贸易总量世界第二;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3亿中国人民满怀豪情地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强国”——曾如一个美好而又难圆的梦,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万众一心,奋发图强。
1894年,孙中山首次提出“振兴中华”口号。100年多来,这一宏伟夙愿,始终在一代代中华儿女心中熊熊燃烧。
“当时,‘振兴中华’这一口号的提出,可谓振聋发聩,一是唤醒了中华民族曾经的自豪感,二是喊出了大家压抑已久的心声,成为最大限度团结海内外仁人志士的大旗。”张海鹏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辛亥革命彰显的革命精神,高扬的爱国主义旗帜,至今仍给人以极大鼓舞。张海鹏认为,志士们不屈不挠的革命和爱国精神,正是当前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之力量源泉。
2011年7月10日到18日,海峡两岸记者“重走辛亥路”联合采访团从广州出发,走中山、到武汉、赴南京、转北京,沿路追寻先贤的脚步。
鄂军总督府前的炮火风云、中山号舰的惨烈悲鸣、阳夏保卫战的奋勇不屈,每一处历史遗迹,都穿越时光,诉说着百年前的一幕幕恢宏往事和革命志士的爱国豪情。熊秉坤等革命志士武昌起义时的情景,如今已经塑成群雕,屹立在武汉蛇山之上的武昌首义公园。
85岁的熊辉老人白发苍苍,给来自海峡两岸的40余位记者讲述父辈的往事。他的父亲就是熊秉坤。老人慷慨激昂:辛亥革命写出了“爱我中华”的不朽篇章,全世界的华人应该心连心、手拉手,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不懈努力。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林家有认为,放在整个中国历史进程观照,辛亥革命更为重要之处在于:它开创的开放、民主和富强的发展道路不可逆转。此后,开放包容的中国,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发展的洪流之中。
南京,孙中山纪念馆。展柜里醒目地陈列着孙中山的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百年已杳,先驱者生死以之的爱国情怀,天下为公的博大胸襟仍感动后人。这种精神跨越长空,历久弥新。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说,孙中山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以及构建未来中国的宏伟蓝图,至今弥足珍贵。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且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不仅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也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经济建设成就的与时俱进。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与辛亥革命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张海鹏说。
“统一成而后一切兴乃有可言。”国家统一、人民富裕,是孙中山毕生的梦想,统一的实践是其革命生涯中亮丽的一章。
孙中山曾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讲解员详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两党学子同窗共读;中山陵陈列室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率团谒陵的照片挂在墙上。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激励孙中山一生奋斗不止的警言。100年来,正是这种与世界同行、与时代共进的精神,成为代代中华儿女推进民族复兴大业的不竭动力。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所在地。
1883年,17岁的孙中山从檀香山带回酸豆树种子,亲手种植于庭院门前。如今,历经百余年的风雨洗礼,酸豆树已枝繁叶茂。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日前夕,孙必达来到这里,向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敬献花篮后,感慨万千:“再过1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和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口号一脉相承,一定能够实现!”(记者秦杰、张宗堂、周英峰、顾瑞珍、余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