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日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组织召开“如何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学员论坛,来自上海的多位学者以及来自中央及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部分省(区、市)主要经济管理部门等的党政干部与会。
为“经济强国”奠定产业基础
国务院研究室工贸司巡视员唐元认为,我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必须要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他建议,应形成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政府调控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企业体制机制,加快我国产业与全球产业的融合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克服的一个难点。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朱瑞博认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在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和发展阶段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区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地方特色、针对性强的产业升级战略。此外,区域产业升级,必须站在全球技术革命的高度,选择能代表技术进步与发展方向的产业作为核心新兴产业。
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孔灿认为,应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充分发挥沿边经济对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推动作用。
多轮驱动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多轮驱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其中之一。以钢铁业为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钢铁生产国,但钢铁工业的深层次矛盾却依然凸显。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副主任司永涛认为,应推进钢铁企业的“两个升级”、“一个转变”,即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升级,由一般服务向优质服务升级,由单纯产品制造功能向具备钢铁产品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社会大宗废弃物处理和消纳功能的生态钢铁企业转变。
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70%以上已成为其产业现代性的主要标志。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健提出,要促进我国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首先应从健全政策体系上着手,加快开展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改革。这包括,逐步实行低税率政策,优先解决重复征税和税费歧视问题;以鼓励分工协作为导向,探索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张海涛提出,应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跨界”特点。“跨界”产业不仅可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还将在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发挥战略推动作用。
将科技创新作为生长点
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生长点在哪里?众多与会者将眼光放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
唐元认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是共性技术研究不够。短平快式的研发,只能导致工业行业重大共性技术研究的不断弱化。应尽快开展国家级行业科研院所的改革,使其承担行业重大共性、基础性和集成性技术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局副局长孙殿义认为,科技与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支撑与共同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对科技需求差异显著;二是科技创新对经济投入的需求同样巨大。应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
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副部长刘建认为,应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私营企业申请专利量占我国专利申请量的41%,明显高于其他经济形式。建议国家加大对其的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记者 李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