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辛亥百年:敢为天下先 广东再扬帆

2011年10月10日 14:28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百年前的今天,武昌起义的枪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数月后,清帝退位,中国持续数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灰飞烟灭;共和政制,出现在了古老的中国大地,辛亥革命取得了壮丽的成果。此后百年,中国的历史进程如黄河之水,百转千回、艰难曲折,然毕竟滚滚东流,无人能够阻挡在共和观念照耀之下的政治革新、人民解放、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山先生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今日之中国,不尽如人意之处仍多,但毕竟跟上了世界潮流的脚步,与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辛亥革命的首创之功,虽水浸火灼、斧凿刀刻而不可磨灭。

  对于身处广东这片土地的人们来说,与辛亥革命又有更为深厚的渊源,更为特殊的情感,因为辛亥革命开启的文明河流,源头正在广东。广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这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在专制的漫漫长夜中,一位广东人孙中山擎起了反清的义旗。这不是对前辈“反清复明”之类诉求的简单重复,也不是要推倒爱新觉罗王朝,建立一个孙氏王朝,而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创建合众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历次革命中从来没有的声音,也决定了辛亥革命的全新品质,一个时代由此开启。

  这不是广东人在近代第一次引领时代的潮流,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名单:洪仁玕第一个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系统方案,容闳第一个揭开了中国人留学外国的序幕,康有为第一个举起了变法的旗帜。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和行动,书写着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地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带领这个古老的国家融入到世界文明的潮流中去。

  是什么造就了广东敢为天下先的智慧、勇气和胸襟呢?是传统。在古代交通、通讯条件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身处岭南之地,远离中原文化,反而少了束缚,多了敢想敢为的胆气。是开放。清朝闭关锁国,但独留广州一口通商,对外交流在广东,从来都没有中断过。进入近代,中外交流更加频密,更有大量广东人飘洋过海谋生。无论这种开放和交流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广东经受了较其他地区更为猛烈的欧风美雨的洗礼。交流开拓了眼界,眼界增加了智慧,智慧造就了勇气。当广东人的目光由个人成败上升到国家兴亡之时,智慧、勇气和胸襟就会转化成为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中山先生一介书生,在绝大多数国人沉睡之际,便敢于揭竿而起。而沐浴他成长的传统,对西方世界深入了解的知识与眼光,都使得其言其行,先人一步,确实无愧于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伟大称号,故而天下服膺、响应,遂亡清于数年之间,革故鼎新,建立民国。

  这是辛亥革命留给广东的宝贵精神遗产,而广东人民亦一直珍视之、弘扬之。在辛亥革命近70年后,广东又一次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固然是中央政策使然,但辛亥以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已经融入广东人的血液,奠定了广东能够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观念基础。嗣后30年,广东人把这一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作为排头兵,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前路,引领改革开放稳步前行。

  今天,改革开放又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何去何从,众说纷纭。这样的时刻,更需要广东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为改革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再次为国人作出贡献。中山先生在百年之前,就敏锐地观察到,中国之问题在于专制之毒酷烈,从而民气不张。因此他一生奔走呼号,投身革命,旨归皆在伸张民气。他把自己的思想,归结为三民主义。然而民族危机始终与近代中国如影随形,人们对于民族独立富强的渴望,压倒了对人民权利的追求。中山先生的很多相关设计,也因此遗憾地被虚置。改革开放30年,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辛勤劳动之下,我国已经积累了庞大的资源。这些资源,应该由人民分享。当改革再次前行之际,广东所要先行先试的,当不仅是如何创造财富、积累资源,更应当重温中山先生遗训,探索如何在改革开放中提升人民权利,保障人民利益。今日广东之敢为天下先,应当在此方面更有所作为。 (周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