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14名登山者在四姑娘山失踪12天 当地已展开搜救

2011年10月11日 18:05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国内有一个山它的名字非常的亲切叫四姑娘山,有人说这座山是四个姑娘化成的,有人说这座山是排行老四的姑娘化成的,不管是怎么回事吧,总而言之进入到四姑娘山去徒步的旅行者所谓的驴友,经常会出事,在这几天又有一个驴友团队出事了。这个户外登山团队有14人,由9名浙江、上海游客和1名当地高山协作、4名背夫组成。国庆前一天(9月30号),进入阿坝州四姑娘山景区海子沟。

  到目前为止,12天过去,这14个进入海子沟的游客,同外界没有任何联系。接报当日,四姑娘山管理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搜寻,未发现其踪迹。

  目前,阿坝州委、州政府已做出部署,正组织搜救队伍会同四川省登山协会、四川省山地救援队进行全力搜救。但是这个搜救非常难,为什么呢?因为这几个驴友他们进山之前没有到任何组织管理机构去登记,根本不知道他们要去什么路线,去什么地方。中央台记者葛方度刚刚采访了当地宣传部门的刘干事。 

  刘干事:9号组织开始搜救,8号、9号和10号,这几天都没有消息。今天早晨我们组织了12个人组成的专业搜救队伍。

  记者:他们就是沿着哪条路线搜救呢?

  刘干事:他们的路线是这样的,本来他们的在四姑娘山管理局登记不是穿越是露营,但是他们没有按照合约规定,擅自去穿越,穿越的路线是从海子沟到龙岩到卧龙方向去,这个消息是他们的家属反馈的信息,所以说我们知道他们已经穿越去了。第一支部队,第一支搜救队伍又是沿着这条路去搜寻的。

  记者:现在第一支队伍已经到达哪个地方了呢?

  刘干事:计划是四天,因为这个路程非常遥远,因为去基本上就要走一天多,回来还要一天多,基本上第三天的时候就不管找到没有找到,它都要返回管理局,给指挥中心报告情况,也就是说三天以后才能知道他们的消息。

  记者:但是他在哪个海子沟那个具体的地方,救援队你们还不知道?

  刘干事:现在不知道,因为进去了就没有信号了。

  据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副总编杨浪涛介绍,四姑娘山海子沟的这条穿越线路是近几年开发的一条精品线路,但也是穿越难度很大的一条线路。

  杨浪涛:近两三年来新开的一条经典的穿越线路,它主要有三条线路,第一个从海子沟进去从卧龙方向出来,是从朝东边出来;还有一条是直接穿过去的话,是朝北边,朝避风沟来边出来,另外一条沟是朝西南,应该是东北方向出来。现在是三条线路,这三条线路的话,通常情况下需要5到6天时间,有的时间会更长一些7、8天,在驴友当中还是难度很高的一条穿越线路,以后很多地方海拔是超过了4600多米,跟登一座比较初级的山的话难度是不相上下了。

  主持人:现在12天已经过去了,这14名驴友存活的几率,客观的讲,这个从理论上讲是逐渐缩小,不知道实际上他们是有什么样的情况?

  杨浪涛:9月30号进去的,到现在的话还没有出来的话,我觉得这个危险性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这条线路通常的话是需要5到6天就可以出来,而且现在天气条件也不是太差。我想他们可能在山区里面发生意外情况,比如说迷路了,或者是有队员生病有一个人体力下降了就没法出来。第二个的话他们本身的给养没有其他的协调人员、没有马帮协助他们,一般10天以上他们给养就断绝了,这种情况的话,即使没有发生生病或者说是体力下降危险的话,他们给养也是已经跟不上,我觉得这种情况下对他们危险性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及时的营救的话,我觉得这次队伍他们的前景应该说堪忧的。

  主持人:我们也非常担心这14名徒步者的安全,提醒各位驴友再想穿越四姑娘山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准备。

  杨浪涛:要有一个相对严谨的态度,如果说我出去以后我首先得做有充分的准备从装备上、心理上、组织工作上有充分的准备。第二个找相关的部门,哪怕没有相关的部门或者当地管理机构,也需要有一个备案,这个备案可以增强自身的一种安全。第三个的话,我觉得去野外要有一种负责的态度,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也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我觉得这是一个爱好者和户外爱好者一个基本的素质。 (葛方度)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