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疆且末10月13日电 题:坚守在高山大漠牧区的放映员
中新社记者 孙亭文 马卫平 张鸽
在父亲去世后,自己把烟戒掉了;在县城唯一的电影院被拆后,自己把酒也戒掉了。但现年已经49岁的佟戈明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走进高山大漠牧区,为边远的农牧民带来一场场电影,为他们枯燥的简单生活里添上一抹靓丽的色彩。现在他是新疆且末县唯一的电影放映员。
30年前,刚20岁的佟戈民当兵转业回到且末县,跟着父亲开始了“赤脚放映员”的生活,且末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距乌鲁木齐1200多公里。当上放映员后,佟戈明最早开着四轮车到各农牧区放映电影。“我比父亲那时候的条件好多了,记得父亲曾赶着牛车、开着偏三轮摩托车去放映。”
记者在佟戈明家里见到他父亲不多的遗物,一张正在维修发电机时的工作照,一张站在还未安装门窗的电影院前的合影,还有父亲最珍贵的“在新疆工作卅年荣誉奖章”。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1985年颁给自1955年至1985年在新疆工作的先进个人的。“就在这一年,且末首座电影院建成,父亲跑前跑后的,劳累的因感冒卧床,一病就没有起来。”佟戈明的眼角泛起泪花。
“小时候特崇拜父亲,所以当兵转业后也就选择了放映员。”“记得第一次和父亲到牧区放映电影,回来的路上遇到沙尘暴,车也坏了,四人挤在车里,熬了一个晚上,那时候就觉的父亲在,害怕什么!”
佟戈明现有两部胶片放映机和一部数字放映机,因为胶片放映机比较方便,而且放映的胶片电影已经翻译成了维吾尔语,更受当地牧民的欢迎。
“因为放映员收入低,而且没什么保障,好多人都不干了。自己忙的时候就雇佣两个临时工干活。”49岁的佟戈明搬运设备时,已经有些气喘。“自己坚持下来是因为爱好吧,而且牧区的牧民也需要我去放映,给他们的生活添点乐趣。”“一年要放映636场次电影,2010年国家补助6万元、2011年补助8万元,这些钱自己余不下来。”
经过两小时的奔波,在太阳快下山的时候,驱车走进高山牧区,天气已经凉了下来。快到库拉木勒克村时,一条满是鹅卵石的河道阻断了去路,该村的一名村民牵着一头毛驴在路边等待着。车只能停在路边,用毛驴驮着放映设备进村放映。
进村后,佟戈明熟悉地和当地牧民打招呼,他的维吾尔语非常熟练。“自己从小就学习维吾尔语,我放映的电影声音都是维吾尔语的,要是听不懂,声音和画面就没有办法重合。”
虽说只有十几个人看电影,但是佟戈明还是坚持把两部电影放映完,结束的时候已经夜里10点多了,气温也降到10℃以下,但他一直坚持站在放映机前。佟戈明称,自己从一开始放映电影,只要电影荧幕前还有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小孩,自己都会坚持把电影放映完。正因佟戈明的坚守,2008年他荣获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先进个人”殊荣。(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