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温家宝在第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讲话(2)

2011年10月21日 18:3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女士们、先生们:

  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亚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中国和东盟都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体,都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就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中国-东盟国家人口众多,市场空间巨大,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这些为我们深化贸易投资合作提供了广泛可能。为了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再上水平,我们要重点办好几件大事:

  第一,共同建设好自贸区。去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这是中国和东盟关系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双方经贸关系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自贸区的建成,不仅直接扩大区域内市场规模,极大地促进双边贸易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交通、旅游、投资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使中国和东盟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优势互补。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典范。自贸区建成第一年,双方贸易额就达到29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5%,创历史新高。今年前三季度,双方贸易额进一步增长26.4%,东盟对中国出口增速快于进口增速。这些表明,自贸区启动后,东盟的国际竞争力不是削弱而是增强了,东盟对中国的出口能力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自贸区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过多年努力精心培育的利益共同体,来之不易,需要倍加呵护和珍惜。中方愿意继续扩大东盟国家优势产品的进口,妥善解决自贸区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工作做实,把好事办好。我们将在南宁建设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作为双方产品的展示交易平台和商贸物流基地,希望东盟企业利用好这个平台,在中国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二,大力推进互联互通。实现东盟内部以及中国-东盟的互联互通,是深化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的重要基础,将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升地区竞争力、加快东亚一体化进程发挥重要作用。双方无论在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还是在规制安排、人员交往等软件建设方面,都有巨大的合作空间。我们将与东盟方面密切合作,加强对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互联互通的投入,为促进本地区商品、资本、信息的自由流通、人员往来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中方愿意继续利用好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银联体及对东盟国家建立的信贷渠道,支持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项目的落实。实现互联互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已经形成规划的项目要抓好落实;对尚未确定的领域和项目要抓紧研究,早日推出实施方案。

  第三,扩大双方投资合作。东盟国家来华直接投资累计达673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东盟的投资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累计已达135亿美元。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欢迎东盟各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兴业,特别是到中西部投资。中方也鼓励本国优秀企业扩大对东盟的投资。中方已经承诺在东盟国家各建一个经贸合作区,通过集群式投资提高双方经贸合作水平。广西中马产业园是双方在中国西部地区合作建设的第一个工业园,具有示范意义,欢迎马方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园区的规划和开发建设。我们也欢迎更多东盟国家企业来中国共建工业园区。

  第四,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东亚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是中国和东盟共同的历史使命。东盟在实践中形成的区域合作理念和做法,符合东亚地区的实际,是行之有效的、成熟的,应该坚持下去。中方始终是东亚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中方将鼓励企业参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大湄公河、泛北部湾等次区域合作,给予金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推动形成若干经济增长极。中方愿与东盟密切合作,进一步深化现有各项区域财金合作,扩大货币互换规模和参与范围,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危机救助机制,加强区域经济监测能力建设,推进亚洲债券市场发展,逐步建立稳定、成熟的地区资本市场,进一步增强本地区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第五,拓展人文领域的交流。这是双方人民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是中国-东盟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东盟国家是中国游客的旅游首选地,去年首站前往东盟国家的中国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双方留学生和青少年交往也非常活跃,目前超过6000名汉语志愿者在40所孔子学院和课堂里工作,双方互派留学生超过13万人。我们要以办好“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为契机,继续加强文化、教育、旅游、青年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2015年双方人员往来达到1500万人次的目标。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依然阴霾重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而曲折,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上升。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增大,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胀压力,世界经济增速出现回落,对亚洲地区已产生明显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东盟国家更需要精诚团结,做好在较长时期内应对挑战的各种准备,以更加务实开放的态度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